中廣網呼和浩特8月19日消息 今年,有“塞外糧倉”之稱的內蒙古自治區河套平原小麥喜獲豐收。隨著麥收結束,夏糧收購工作也全面展開,農民在盛贊國家惠農政策好處的同時,也深感農資漲價過快、種糧成本上升的壓力。
“這幾年國家的確關心農民利益,免除了農業稅,給種糧補貼,售糧錢款不打白條,今年小麥收購價格每公斤比上年高出三毛多,讓我們種糧人有了信心。”剛剛以2.10元/公斤賣掉4000公斤小麥的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苗二壕村村民楊海洋說。
記者從內蒙古農牧業廳、財政廳了解到,今年中央和自治區安排各類支農惠農補貼資金36億元,比上年增加14.4億元,增長66%。巴彥淖爾市190萬畝小麥和160萬畝玉米享受國家和自治區良種補貼。每畝補貼10元,共補貼3500萬元。
內蒙古河套平原是我國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有著發展糧食生產的傳統優勢。今年小麥總播面積達190萬畝,又獲大豐收。據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農牧業局測算,今年河套小麥預計單產較上年增加5.8%—8.2%,畝均增產26公斤,總產量增加近5000萬公斤,預計總產在7億公斤以上。
巴彥淖爾市從7月25日開始以每公斤2.04元高價開秤收購,比去年開秤價每公斤平均高出0.28元。之后繼續上漲到2.10元/公斤,較上年增長0.36元/公斤。糧價的上漲激發了農民售糧熱情,截至8月18日統計已入庫近6000萬公斤。
記者與基層干部和農民交談,他們在為小麥豐收欣喜的同時,也難掩心頭隱憂。受多重因素的影響,這里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在逐漸減弱,種糧面積逐年縮小,昔日名副其實的“塞外糧倉”,糧食生產在農業中呈現越來越邊緣化的趨勢。
種糧與種經濟作物相比,效益差距很大。目前,巴彥淖爾市糧食與蔬菜效益比相差很大,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農民一般都選擇種植經濟作物,而放棄單純的生產糧食。即便種植,也是小麥套種葵花等經濟作物。
目前以經濟作物為主的特色農業是這個市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以向日葵、西甜瓜、黑白瓜子等經濟作物為主的特色農業面積發展到500多萬畝。杭錦后旗雙廟鎮鎮長李登云告訴記者,農民種植番茄每畝投入700元左右,但收益在3000元以上。而種植小麥每畝費用400元左右,平均畝產350公斤左右,人工除外也就掙個300元錢。今年全鎮15萬畝土地,小麥面積才4萬畝,近十幾年小麥面積以每年3000畝的數量遞減。
生產資料漲價始終快于糧食漲價,種糧成本支出越來越高。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苗二壕村黨支部書記賈小才給記者算了一筆種植小麥的成本賬:平均畝產350公斤,每畝施二銨、追肥、耕地、播種、籽種、耙地、澆水、收割、農藥、除草劑等總開支就得446元。就按目前2.06元/公斤的價格算,每畝小麥也就掙個200多元錢,如果算上人工就賠錢。
另外,農村勞動力價格快速上漲。由于農村短工(壯勞力)價格高于城市,很多種植小麥的地區,選擇不用壯勞力即可種植(養殖)的農業項目,從而被迫放棄糧食生產。今年農村雇一個壯勞力60元/天-80元/天。如今河套平原農村已出現了主要勞動力搞副業、次要勞動力搞主業和主業副業化現象。
以上諸因素導致河套平原種糧面積呈逐年減少之勢。在巴彥淖爾市有名的小麥“億斤”鎮大佘太鎮采訪,隨行的鎮副主任科員段宏偉指著一望無際的葵花和玉米感慨地說,前些年走在路上,金黃的麥浪一片連著一片,F在大部分農民只是本著“自己產的糧耐吃”的想法才種幾畝小麥。大佘太鎮鎮長任曉晉告訴記者,過去大佘太鎮在全區也是有名的產糧大鎮,全鎮40萬畝耕地,10年前小麥面積還在15萬畝左右,一直逐年下滑,今年小麥種植面積不足3萬畝。
記者從巴彥淖爾市農牧業局了解到,1997年時,全市小麥種植面積還在260萬畝左右,而2008年小麥種植面積已下降到190萬畝。(王欲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