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內蒙古城鄉居民出行的變化翻天覆地。人民群眾總結得好:四通八達開新路,城市交通變新貌。越織越密公交網,來勢如潮私家車。牧民騎著摩托去放牧,農民開著轎車來種田。
據統計,截至2007年底,內蒙古公路總里程達到13.8萬公里,是改革開放之初的4倍,全區101個旗縣(區)全部通了油路。這些變化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
把歷史的鏡頭回放到30年前:出行的牧民跨上馬背,在親人關切的目光下奔向遠方;趕路的農民駕著馬車,在顛簸的鄉間土路上揚起一道煙塵;城里的上班族們騎著色彩單調的自行車在街道上穿行,數量不多的公交車,每遇風雨天常常人滿為患。
30年彈指一揮間,如今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已是花樣繁多:在繁華都市,知名品牌轎車會不經意間從人們身邊招搖而過,公交線路網越織越密,出租車招手即停,私家車的數量更是以驚人的速度與日俱增;在農村牧區,公交客車也陸續通到了家門口,多種檔次的車輛隨人們選擇。回首出行的變遷,人們品出了昔日清貧生活的苦澀,也品出了今日改革開放成果的甘甜。
四通八達開新路千里萬里成近鄰
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的蒙古族牧民葛根哈斯一家有3間寬敞明亮的大磚房,房內鋪著木地板,墻上掛著藝術掛毯。談起生活的變化,葛根哈斯心中溢滿喜悅:“如果沒有家門口的這條水泥鋪成的公路,我們不會住上大磚房。”由于嘎查通了水泥公路,使原本過著游牧生活的哈斯一家安居下來,家里打了機井,圍上草庫倫,幾百只牛羊再也不用漫無邊際地放養了。
一條公路改變了成千上萬個和哈斯一樣的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方式,這是自治區改革開放30年公路建設帶來的最直接的變化。改革開放前,自治區公路交通運輸能力極其薄弱,全區公路總里程為3.5萬公里,其中晴雨通車里程僅為6078公里,占通車里程的17.4%,20%以上的旗縣、25%的鄉鎮不通公路。30年來,公路交通建設的疾風席卷了內蒙古大地,到2007年,全區公路總里程達到13.8萬公里,是改革開放之初的4倍,全區101個旗縣(區)全部通了油路。
高等級公路向草原深處延伸,內蒙古伊盛肉業公司的一位銷售人員說:“草原上的牧民是交通建設最大的受益者。前些年,錫林郭勒草原上的牧民為了賣羊,天不亮趕著羊群出發,太陽落山前趕到公路邊上,等販牛羊的汽車路過。現在,公路拉近了養殖與加工的距離。”
隨著高速公路的延伸,呼、包、鄂三市已經成為自治區乃至全國最具活力的經濟區之一。過去5年,自治區的經濟增速連續保持國內領先,草原正在快速融入國內外經濟大舞臺,每年需及時進入全國市場的有數百萬噸乳制品、數百萬臺彩電和上億噸的煤炭等產品。經濟融合對交通網絡提出更快、更高、更完善的要求,在生產旺季,交通稍有不暢,企業四處告急,有人甚至稱內蒙古是“車輪上的經濟”。
當然,在公路網迅速擴張的同時,鐵路和民航的運力也在成倍增長,交通的跨越式發展拉近了草原與外面世界的距離。在內蒙古距離北京最近的興和縣,當地人常自豪地向客人自稱是“北京市的八環”。今天,北京市民可以在家里吃過早餐以后,駕車到內蒙古草原吃中午飯,品嘗一頓民族風味的大餐。
被拉近的不僅是空間距離,心理、文化距離的變化更加微妙和深刻。內蒙古是全國長城遺址保留最多的地區,有的老鄉把城墻稱為“邊墻”。當邊墻內外的交流有了風馳電掣的感覺時,人們驚奇地發現,草原的美麗如此真切。阿拉善的大漠孤煙、錫林郭勒的藍天碧野,原來離世界并不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