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書記 儲波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繼前年各級黨委換屆后,去年和今年初又圓滿完成了人大、政府、政協換屆工作,一大批同志走上新的領導崗位。如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造新優勢,實現新跨越,把自治區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是對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重要考驗,也是需要廣大黨員干部認真思考和解決的重大問題。
黨的十七大指出,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要求全黨同志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胡錦濤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要求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國家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寶貴機遇,通過扎扎實實的工作,在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上邁出更大步伐,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取得更大成效。”春節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在廣西考察工作時提出了“四個新”的要求,第一個就是要在解放思想上邁出新步伐。隨著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落實,新一輪解放思想熱潮正在興起。
回顧黨的發展歷程,特別是在重大歷史關頭,總是以解放思想為先導,推動事業向前發展。延安時期,我們黨深入開展整風運動,使全黨從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枷鎖中解放出來,為奪取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道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一步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可以說,我們黨在理論上的每一個重大突破,實踐上的每一個重大發展,工作上的每一個重大進步,發展上的每一個重大跨越,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我區經濟社會發生的歷史性變化,也是在解放思想的引導和推動下實現的。早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區干部群眾就沖破“左”的思想和僵化體制的束縛,在農村較早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牧區率先實行了草畜雙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解放和促進了農村牧區生產力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們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上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開創了自治區各項事業的嶄新局面。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創新發展理念,實現了從加快發展到又快又好發展再到又好又快發展的轉變,初步形成了科學發展的新基礎,開始形成了科學發展的新機制,逐步完善了科學發展的新思路。現在,我區發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緊跟時代前進步伐、適應事業發展新要求、滿足人民新期待,尤其需要充分認識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增強繼續解放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息的斗志、創新的精神,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動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科學發展取得新進展,社會和諧見到新成效。
一、要在解放思想中進一步統一思想
統一思想認識,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證。強調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首先要統一對我區發展成績、存在問題和面臨機遇挑戰的認識。
一是要深刻認識我區發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胡錦濤總書記去年在我區考察時指出,我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29年波瀾壯闊的歷程,我國發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內蒙古發展同樣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從總量看,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已突破6000億元,連續6年增速位居全國前列,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進入到從3000美元向5000美元邁進的黃金發展期。從效益看,財政收入突破1000億元,全區101個旗縣市區,財政收入過億元的93個、過10億元的23個。從結構看,三次產業結構演進到13:51.2:35.8,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六大優勢特色產業具有相當規模和層次;生產力布局調整取得新的進展,城鎮化率達到50.2%。經濟自主增長機制初步形成,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投資主體日益多元化。這些都構成了我區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更好地發展進步、開創未來的堅實基礎。
二是要深刻認識制約我區發展的矛盾和問題。近年來,我們先后查找出第三產業、對外開放、城鄉居民收入“三條軟肋”的問題;需求結構、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經濟外向度、產業層次、人民生活、資源開發利用等“八個方面不足”的問題;建筑業、服務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城鄉居民收入“五個薄弱環節”的問題以及解決“一大(即進一步做大經濟總量)、一高(即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增(即進一步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一減(即進一步強化節能減排)”“四大難題”的問題。在《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05———2006)》中,我區經濟綜合競爭力列全國第10位,但在184項評比指標中,優勢指標只有56項,中勢指標有73項,劣勢指標有55項。這些都充分說明,提高我區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水平的任務緊迫而艱巨。
三是要深刻認識我區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總體上對我們發展有利,但其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增多。縱觀國內發展,隨著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全面貫徹落實,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隨著宏觀發展環境和條件的不斷改善,我國發展的動力會進一步增強,發展的勢頭將進一步趨好,經濟社會有望在較長時期內保持穩定快速協調發展,但經濟社會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也更加復雜和突出。國際國內形勢的重要變化,將深刻影響我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我們一定要審時度勢、趨利避害,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牢牢把握科學發展的主動權。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到2010年內蒙古將可能成為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生產總值首家過萬億的自治區,在西部十二個省區市中僅次于四川省。越是形勢好,我們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跳出西部找差距,拓寬視野找出路,以更加開放的思維、更加開放的舉措來謀劃發展、推進發展。當前,要在繼續堅持和完善總體發展思路和對外開放格局的基礎上,重點在“東聯、北開、西出”上下功夫。“東聯”,就是要在加強與東部沿海發達省市聯合上提升發展水平。現在,東部沿海發達省市已處在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的新階段。東部沿海發達省市既是我們學習、追趕的目標,更是我們搞好聯合與協作的主要對象。這幾年,我區與東部沿海發達省市的經濟技術合作日益緊密。要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完善合作機制,提升合作水平,在加強與東部沿海發達省市聯合協作中互惠共贏,不斷提升自身發展層次和水平。“北開”,就是要在擴大與俄蒙經濟技術合作上提升開放水平。我國與俄蒙兩國的政經關系日益密切,與俄蒙的對外開放在國家總體開放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我區作為對俄蒙開放的“前沿陣地”,一定要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在開發利用俄蒙資源、開拓俄蒙市場上有更大的作為。“西出”,就是要在構筑西出歐洲的經貿合作大通道上拓寬發展空間。現在,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是中國累計第四大實際投資方,是中國最大技術引進來源,中國與歐盟的經濟技術合作潛力巨大。我區是兩大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近年開通了直達歐洲的鐵路大通道,這為加強我區與歐盟的經貿合作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我們要在鞏固和發展與美、日、韓及東南亞等國家經濟技術合作的同時,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充分利用直通歐洲的便利條件,更好地聯結沿海、加強與歐盟的經濟技術合作,進一步拓展內蒙古的發展空間。總之,我們一定要善于在國際國內形勢的相互聯系中明確發展方向,善于在國際國內條件的相互轉化中用好發展機遇,善于在國際國內資源的優勢互補中創造發展條件,善于在國際國內因素的綜合作用中把握發展全局,不斷開創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