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9月8日消息(記者張強)9月7日,中國民航大學2025級預科生報到前,剛放下行囊的古再麗努爾額角還掛著汗——這位中航大定點幫扶的新疆策勒縣第一中學畢業生,揣著始終珍藏的“邢校長”講課照片,從家鄉出發,坐了整整四天火車硬座,輾轉烏魯木齊、西安,跨越四千多公里,當列車駛入天津站,“中國民航大學”的指引牌映入眼簾時,她眼里瞬間亮得發燙,而這一路艱辛,只為奔赴兩年前那句“風里雨里,我在中航大等你”的約定。
“你考到中國民航大學來了,太棒了!老師真為你高興!”看到古再麗努爾,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邢軍動情地說。作為一名生于新疆、長于新疆的兒女,邢軍在2023年跨越四千多公里,赴新疆策勒縣第一中學掛職德育副校長,開展為期半年的駐疆幫扶工作。她用自己30年來積累的教學經驗回饋家鄉,并在策勒一中與古再麗努爾結下了師生之緣。“想不到你還留著我給你們講課的照片,能夠在中國民航大學和你再次相聚,我太激動了。希望你在這里繼續努力學習,為策勒的學弟學妹們作榜樣,鼓勵他們考入理想大學。”
古再麗努爾與邢老師重逢(央廣網發 校方供圖)
古再麗努爾是2025年策勒縣高考理科狀元。兩年前,邢老師那句“風里雨里,我在中航大等你”的溫暖呼喚,讓她堅定地選擇報考中國民航大學。如今,她終于踏入中航大的校門,曾經那句深情期許,已然化作了眼前觸手可及的現實。“邢老師的講座讓我對民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我心中種下了民航夢,學長們通過視頻連線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他們的經歷激勵著我,燃起了我的學習動力。當時,邢老師在學校開設輔導班,對我們進行了針對性輔導,讓我改進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成績,終于如愿考入中國民航大學。”古再麗努爾激動地說。
古再麗努爾的感人故事再次生動展現了中國民航大學將教育幫扶的“精準滴灌”與文化潤疆的“春風化雨”深度融合的成功實踐,學校立足策勒縣發展實際激活高校資源優勢,自2023年起架起校地協同發展的連心橋。
古再麗努爾(圖前左二)在邢老師的課堂上聽講(央廣網發 校方供圖)
雙方以干部教師雙向交流為紐帶,連續開展5批次選派、90人次參與的掛職與跟班學習,讓先進教育理念與基層實踐經驗在互動中碰撞交融;尤其在策勒縣第一中學的幫扶中,學校從馬克思主義學院擇優派駐5名骨干教師掛職副校長,既深耕教學管理提質增效,又深耕文化育人鑄魂賦能,通過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搭建展示平臺,依托“民航科普進校園”云端研學播撒逐夢種子。中國民航大學更是在當地策勒一中建設中航大特色圖書館,捐建1萬冊傳統文化書籍筑牢文化陣地,建成全縣唯一普通話測試站,進一步暢通了交流渠道,讓幫扶有“干貨”更有“溫度”。
這份校地同心的實踐,不僅讓策勒一中的教學硬件更完善、管理軟件更優質,更以文化浸潤的力量喚醒了師生的內生動力——孩子們在經典書籍中觸摸中華文化的厚度,在民航科普中開闊望向外界的視野,在多元文化活動中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老師們在雙向交流中更新教育理念,在規范教研中提升教學能力,讓教育幫扶真正實現了“輸血”與“造血”并舉。
未來,中國民航大學將繼續把鄉村振興的責任扛在肩上,把文化潤疆的情誼記在心里,不斷創新幫扶模式、豐富合作內涵,讓教育的火種在邊疆大地持續燃燒,讓民族團結的石榴花在共筑夢想中越開越艷。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