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天津市委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認定命名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的決定》,天津農商銀行共有10家基層單位被授予2021-2024年度天津市文明單位稱號,獲評數量位居六家市管金融機構首位。其中東麗中心支行、東麗大畢莊支行、寶坻寶平支行三家文明單位順利通過了全國文明單位復查復檢工作,繼續保持“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全國、市級文明單位榮譽的獲得,不僅是對該行近年來深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認可,更是對這家老字號銀行多年來堅持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助推鄉村振興、服務實體經濟、履行社會責任,為支持天津經濟社會發展貢獻金融力量的充分肯定。
凝聚思想共識 厚植金融文明底色
近年來,天津農商銀行積極踐行“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重要要求,以理論武裝凝聚奮進力量,不斷加強員工理想信念教育,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為主題,打造學習專區,用好用活“紅色金融教育基地”金字招牌,大力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讓“五要五不”成為全行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價值坐標、行為準則與精神支柱。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與日常經營發展深度融合、同頻共進,常態化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深化“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主題實踐,開展“喜迎上合峰會 踐行文明法規”“禮遇金融,信筑未來”等主題活動,積極倡導文明行為、涵養文明習慣。依托“銀發俱樂部”的運營與建設,“優享驛站大篷車”巡回路演,將醫療義診、智能體檢等4項非金融服務送進社區。廣泛宣傳金融知識、業務、產品,將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融入金融服務發展過程中,以溫潤深厚的金融文化滋養津沽大地,為天津地方發展注入金融文明力量。
優化特色服務 奏響金融文明樂章
天津農商銀行堅持把創建文明單位與特色化金融服務緊密相連,以客戶為中心,以文明窗口為導向,讓每一次服務升級都邁向更貼心、更便捷的新高度,全力打造共情共生的溫暖銀行、躬身力行的責任銀行。走進營業網點,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隨處可見,現金服務的柜臺前,殘損幣、“零錢包”兌換靈活順暢;養老金融服務專區內,老花鏡架起清晰視野,一杯熱水暖透心間;工會驛站更是“暖心港灣”,飲水機的活水、微波爐的熱度、充電站的能量、應急藥箱的安心,細微之處都是關愛,更是農商服務的真摯。從一杯水的溫度到一項服務的精度,從對特殊群體的關照到對社會大眾的擔當,我們以服務升級為筆,以金融文明為墨,書寫著專業與溫度并存的答卷。這份答卷里,有金融服務的嚴謹,更有普惠民生的融融暖意,處處彰顯著農商服務的熱忱與溫情。
堅守責任鑄魂 傳遞金融文明力量
在提升金融服務的同時,天津農商銀行始終堅守社會責任,以多元實踐播撒金融文明的種子,讓專業價值與社會擔當相得益彰。精耕社區,積極開展“全民反詐在行動”“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等活動,用鮮活案例解析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等陷阱,將金融安全意識注入尋常百姓家。賦能企業,聚焦支農支小、綠色低碳、銀發經濟、數字金融、制造業等關鍵領域,定制精準金融服務產品、方案,以專業之力激活發展動能,彰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文明擔當。護航校園,瞄準青少年金融素養培育,通過生動的金融知識課程,讓誠信守規的金融理念伴隨新一代成長。躬身社會,走上街頭參與環境整治、交通引導,中高考期間的公益服務覆蓋萬千考生家庭,讓文明風尚融入城市肌理,以點滴善舉傳遞金融溫度。近日,在防范非法金融活動領域,該行更是涌現出許多感人事跡——寶坻中心支行、薊州中心支行、北辰中心支行三名員工憑借高度的責任心和敏銳的反詐意識,成功攔截大額涉詐資金,分別被屬地公安部門授予“見義勇為”榮譽稱號,以專業與擔當筑起守護百姓“錢袋子”的堅固防線,樹立了踐行金融擔當的榜樣,彰顯了該行踐行“金融為民”的堅定初心。
未來,天津農商銀行將充分發揮全國、市級文明單位榜樣示范作用,激勵全行不斷提升優質金融服務水平與文明素養,在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持續傳遞文明力量,不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助力文化領域傳承善作善成,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為天津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建設,續寫金融與文明融合發展的新篇章。(來源:天津農商銀行)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