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太原7月24日消息(記者張晉鵬)7月23日,“晉祠文物建筑與周邊環境系統性保護中法學術交流工作坊”在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正式啟動。本次工作坊匯聚了中法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30余位權威專家,共同探索晉祠這一珍貴文化景觀及其周邊環境的系統性、整體性保護的創新路徑。

本次活動依托天津大學建筑學院與法國駐華大使館共建的“中法文化遺產與城市研究中心”和晉祠博物館與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共建的“中法文化遺產與城市研究中心晉祠工作站”,是推動中法國際合作的重要實踐。

與會專家在晉祠考察(央廣網發 晉祠博物館供圖)

工作坊聚焦晉祠文物建筑本體保護與發展、建筑與自然環境的整體性關聯保護、傳統文化的闡釋、普及與傳承、晉祠周邊區域綜合保護利用與旅游開發的協同機制等核心議題,旨在推動晉祠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和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與會專家將深入考察晉祠、天龍山石窟,實地調研店頭村、赤橋,開展專題交流,凝煉考察與研討成果,形成《系統性保護建議書》框架,并于7月28日在太原市博物館舉辦公開交流會,向公眾發布成果。

本次工作坊是太原市落實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的關鍵舉措,標志著太原文化遺產保護進入國際協作、系統治理、活態傳承的高質量新階段。

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偉表示,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就是保護城市文脈;以敬畏之心、珍愛之心、責任之心,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寶貴遺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太原市正以此次高規格、深層次的中法國際合作為契機,將深厚的文化基因深度融入城市發展肌理——讓千年晉祠在科學保護與創新發展中煥發新生,讓山水晉陽的歷史根脈得到系統性賡續,共同繪就“錦繡太原城”在新時代的璀璨畫卷。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