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寧市城北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于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工作的部署要求,圍繞“文明祭掃、生態殯葬、惠民便民”主題,通過政策引導、宣傳動員、服務優化等方式,持續推進殯葬改革,破除陳規陋習,取得階段性成效。
強化倡議引導,規范祭掃行為。針對祭祀過程中部分群眾使用仿人民幣圖樣冥幣以及部分殯葬服務機構還在售賣“人民幣”版冥幣等不文明祭祀現象,起草并印發《文明祭掃倡議書》,明確要求各鎮(街道)殯儀服務機構及喪葬用品商戶抵制制作、銷售、使用仿人民幣版冥幣,倡導以鮮花祭掃、植樹緬懷等低碳方式寄托哀思。目前已向轄區殯儀服務機構及商戶下發倡議書,聯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專項檢查,有效規范喪葬用品市場秩序。
深化宣傳動員,營造文明氛圍。在各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公示欄等場所設置移風易俗專題宣傳展板,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向群眾普及“厚養薄葬”“節儉治喪”理念,并結合典型案例解讀違規土葬、焚燒“人民幣”版冥幣等行為的危害。同步開展“線上+線下”宣傳,利用微信公眾號、村組微信群轉發文明祭掃信息,推動殯葬新風深入人心。
落實惠民政策,推廣生態殯葬。積極響應省級政策調整,迅速轉發并組織學習省民政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的《生態惠民殯葬實施辦法》(新修訂),重點宣傳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標準、惠民殯葬覆蓋面修改等新規。通過簡化申領流程等方式,確保群眾及時知曉并享受政策紅利。截至6月底,收到節地生態安葬獎補資金申請114人,為上年度全年發放總人數的3.6倍,從節地生態安葬獎補資金申請數量看,群眾政策知曉率已極大提高,綠色殯葬接受度顯著提升。
城北區將持續開展殯葬領域專項整治,聯合多部門打擊封建迷信喪葬用品。依托村(社區)紅白理事會,推廣新型祭掃模式,加快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進一步優化生態安葬設施布局。(來源:西寧市城北區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