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溯源黃河 聽濤九曲”2025年“學習強國”融媒報道活動在青海西寧啟動。來自中宣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沿黃九省區及對口援青六省市“學習強國”分平臺的媒體代表齊聚黃河源頭,共同開啟這場探尋黃河生態之美、文化之韻、發展之變的融媒報道之旅。

活動啟動儀式

本次活動由中宣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青海日報社指導,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學習強國”青海學習平臺主辦。青海日報社黨組成員、副社長李乃銀在啟動儀式上介紹,青海作為黃河發源地,境內黃河干流長1694公里,占黃河總長的31%,每年向下游輸送600多億立方米清潔水源,占黃河總流量的49%。近年來,青海牢記“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的囑托,通過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國土綠化、清潔能源發展等舉措,讓黃河青海段成為“一江清水向東流”的生態長廊,流域植被覆蓋率達69.9%,出境水質連續多年保持Ⅱ類以上。同時,依托黃河資源打造的12個國家A級景區、3個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以及喇家遺址、紅光村西路軍紀念館等文化地標,讓黃河兩岸成為綠色發展的希望沃野和紅色基因的傳承高地。

活動授旗

啟動儀式現場播放了海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海東市的相關短視頻,展現了黃河青海段的生態風光與發展活力,給融媒報道團留下了青海初印象。“江河同源,山海同心。”援青省份代表、“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記者王鯤鵬回顧了江蘇與青海15年來的對口支援情誼,他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入挖掘黃河源頭的生態故事,展現綠色發展成果,讓更多人了解青海在守護“中華水塔”中的擔當。

融媒報道活動啟動

接下來,采訪團將沿黃河青海段走進貴德、尖扎、化隆、循化、民和5縣,圍繞“生態黃河”“文化黃河”“幸福黃河”三大主題,用鏡頭和筆觸記錄黃河安瀾背后的智慧、綠水青山繪就的畫卷。

活動主辦方負責人表示,期待通過此次融媒報道,讓更多人認識到黃河青海段作為生態屏障、文化紐帶、發展引擎的重要價值,凝聚起共同守護黃河、發展黃河的強大合力。

編輯:汪曉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