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烏蘭察布7月23日消息(記者劉曉祺)近日,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澇利海濕地迎來了一批珍貴的“客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成為濕地生態修復成果的生動見證。
白琵鷺棲息于淺水濕地(央廣網發 劉英杰 攝)
在澇利海濕地,只見白琵鷺優雅地漫步淺灘,它們潔白的羽毛、扁平的琵琶狀長喙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它們或低頭覓食,或展翅低飛,與碧水藍天構成一幅和諧的自然畫卷。
白琵鷺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因其獨特的喙形得名,主要棲息于淺水濕地,以小魚、蝦蟹和昆蟲為食。近年來,隨著澇利海濕地生態治理力度加大,水質改善、食物鏈恢復,吸引了包括白琵鷺、天鵝、赤麻鴨等多種珍稀候鳥在此停歇繁衍。
白琵鷺優雅地漫步淺灘(央廣網發 胡迪 攝)
與此同時,縣林草部門通過設立保護區、定期巡護和科普宣傳等,提醒游客文明觀鳥,為候鳥棲息打造一個安全場所,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素材支持:劉英杰 胡迪
編輯:李春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