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7月3日消息(記者桂園)剛剛閉幕的中共山東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強調,全面推行“鏈長制”,打造國際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基地,大力培育本土跨國公司,推動新基建領域的開放合作,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培育開放型產業鏈。
“鏈長制”是強化產業鏈責任的一種制度創新。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上中下游的企業只有融合貫通,協同發展才能提升產業鏈的整體實力,但實際情況往往是地方產業集群發展群龍無首,缺少負責人。據公開資料顯示,“鏈長制”之新,在于經濟新常態特殊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肩負的新的治理責任,是政府經濟治理權力的一種延伸!版滈L制”實行區域領導人擔任主要負責人,形成行業公共管理的責任主體與相關協作機制,促進跨企業、跨行業、跨區域、跨行政部門進行集體效率的優化。通過介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溝通協同環節,以“鏈長制”方式在要素保障、市場需求、政策幫扶等領域精準發力,形成穩定、發展、提升的長效機制。
山東省德州市在今年6月印發《關于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的工作方案》,確定實行產業鏈鏈長負責制,總鏈長由市委書記李猛、市長楊洪濤擔任,二級產業鏈鏈長由市級領導同志擔任。方案明確了推進供應鏈產業鏈協同發展、推進項目建設等9個方面的的重點任務。
方案指出,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是德州市委、市政府推動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三年行動的重要部署,是推動德州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要聚力打好區域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加快提升產業鏈水平和競爭力,打造一批具有德州特色優勢、在京津冀魯區域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產業基地、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力爭形成六個400億元以上的產業集群,爭當京津冀魯區域先進制造業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