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福州7月10日消息(記者張子亞)從福建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該局技術中心成功開驗了葡萄酒外源糖的鑒別,填補了福建省葡萄酒鑒別技術的空白。
如何快速準確地鑒別真假葡萄酒,尤其是通過檢測葡萄酒中的外源糖成分并分析確定產品的原產地等,是酒類檢測面臨的一道難題。目前,國內能檢測葡萄酒中外源糖項目的實驗室寥寥無幾。福建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成功開驗葡萄酒外源糖的鑒別,走在了食品安全的前沿。福建檢驗檢疫局借助先進儀器手段,參照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最新編寫的《國際葡萄酒與葡萄汁分析方法大全》中OIV-MA-AS312-07《采用氣相色譜燃燒與同位素比質譜儀聯用法測定葡萄酒中甘油13C/12C的比例》等最新先進技術,通過用同位素比值來鑒別具有相同化學成分而來源不同的物質和示蹤產品的原產地。該項技術經實驗室驗證,可以快速、精確、靈敏地鑒別并測量葡萄酒中的同位素13C/12C的比值,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對助力食品安全把關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葡萄酒是含有上百種不同濃度組分的復雜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乙醇、水、甘油、糖分、有機酸、鹽分等。國家標準明確規定葡萄酒是以鮮葡萄或者葡萄汁為原料,經發酵制成,含有一定酒精度的發酵酒,不允許添加外源性的糖、乙醇和甘油等。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為獲得高額利潤,通過非法添加非源于葡萄的糖、乙醇、水及加入外源性甘油使其口感達到葡萄酒要求等方式,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市場上“半汁葡萄酒”、“調配型葡萄酒”或在較差年份的葡萄汁里加糖發酵,冠以“年份酒”美名進行銷售等現象比比皆是,嚴重損害葡萄酒業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