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特聘外籍教授熱衷湖湘文化傳播
2016-06-03 10:36: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長沙6月3日消息(記者鄧文輝 通訊員 譚曉梅)6月1日至4日,由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第七屆語言、文化、思維國際會議舉行。來自國內外100余位代表齊聚湖南大學,以“生命的符號:文化接觸——語言、思維和身份的改變與延續”為題,呈上了一場盛大的國際學術盛宴。
在會場,一位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鑠、時而嚴肅時而微笑、渾身洋溢著儒雅紳士氣質的身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他就是本次會議發起人——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全職特聘教授Chris Sinha(克里斯.辛哈)。看著這個全場忙上忙下、事必躬親的身影,大家很難將其與世界著名認知語言學專家的身份聯系在一起。
辛哈教授是前國際認知語言學會會長,曾在瑞典、荷蘭、丹麥、印度等國著名高校任教,現任多家國外期刊主編,研究范圍涉及人類學、語言學、教育學、進化生物學、發展心理學以及文化心理學等領域,發表100多篇論文,出版專著多部。
辛哈教授與湖南大學結緣于2013年3月該校外國語學院承辦的“第四屆國際認知語義學研討會”。作為時任國際認知語言學會會長,他受邀來到湖南大學為大會致辭并做大會報告。參會期間,辛哈教授參觀了湖南大學的村落文化博物館后,對湖南省少數民族地區的村落文化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了解到湖南省豐富的少數民族語言資源后,辛哈教授深深地被湖湘文化所吸引。半年后,辛哈教授遠離家鄉倫敦和家人,正式加盟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為該院首位全職特聘外籍教授。
兩年多來,辛哈教授以研究室為家,潛心研究,極大地推動了學院的學科發展,不僅自己發表了數篇高水平學術論文,還指導學院青年教師在國際語言學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2014年,辛哈教授曾受邀參加湖南衛視鄉村發現欄目舉辦的一期關于湘西部落文化的節目,接受主持人采訪時,他再次對湖南省少數民族語言和文化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之后,辛哈教授開始在外國語學院組建研究團隊,著手對散落在偏遠湘西幾乎被遺忘的少數民族語言進行研究。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辛哈教授不辭辛苦、不畏食宿條件簡陋,利用假期先后前往湘西偏遠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對苗語、瑤語、土家語、侗語等語言采集語料。
目前,辛哈教授正帶領一批青年教師在建設湖南省少數民族語言資源庫,未來進一步擴大調查范圍,對湖南省更多的少數民族語言進行調查,既保護少數民族語言寶貴資源,也有效推動湖湘文化的對外傳播。該語言資源庫建設項目已受到湖南大學和湖南省相關部門的重視,被列為人文社科資助項目。
為了推動該項目建設,辛哈教授充分調動自己的學術人脈,廣邀國外語言文化領域的學者和專家來湖南大學傳經送寶。辛哈教授的夫人是語言田野調查研究博士,她三次來校探親期間都免費為學院青年教師開設工作坊,培訓田野調查方法。辛哈的朋友來自荷蘭的Esther Pascual博士,丹麥的Stephenvon Tetzchner教授,英國的Peter Austen教授等先后來學院講學。2014年,在辛哈教授的努力下,第七屆語言、文化、思維國際會議確定在湖南大學召開。它將促使更多的學者了解湖湘文化,引起他們的研究興趣,從而促進湖湘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
語言、文化、思維國際會議(簡稱LCM)是一個國際化跨學科論壇,該論壇融合生理、認知、社會和文化等方面,對語言和文化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首屆會議是就是由克里斯.辛哈教授發起,于2004年7月在樸茨茅斯大學舉辦。之后每兩年舉辦一次,均在歐洲國家舉行。
編輯:劉拓拓
關鍵詞:湖南
6月3日至8號,由湖南省益陽市文化體育廣電新聞出版局舉辦,益陽市群眾藝術館、益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016-06-03 09:45:00
6月1日,隨著中國女籃與立陶宛女籃的巔峰對決。標志著2016“旺達杯”四國女籃爭霸賽,正式拉開了湖南嘉禾專場比賽的帷幕。 2300多名球迷觀看了比賽。
2016-06-02 10:48:00
6月2日,今年61歲的湖南藍山縣毛俊鎮毛塘村黨員謝良方因外出打工與黨組織失聯21年,
2016-06-02 10:48: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