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陽首屆“非遺”博覽會讓傳統文化回歸
2016-06-03 09:45: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長沙6月3日消息(記者鄧文輝 益陽臺記者邢育紅)6月3日至8號,由湖南省益陽市文化體育廣電新聞出版局舉辦,益陽市群眾藝術館、益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益陽市各區縣(市)文體廣新局承辦的“留住鄉愁”湖南益陽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該市順德城家居博覽中心隆重舉行,博覽會上除了展示獨居益陽特色的地花鼓 、蝦子起拱、碧云峰黃帝南巡故事傳說、水竹涼席制作技藝等之外,隆回灘頭木版年畫、寶慶竹刻、侗錦織造技藝、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江永女書、魯錦制作技藝和蘇繡等省內外優秀項目悉數登場。讓絢麗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傳統技藝換發新的光彩。
本次博覽會盛況空前,15000平米的展廳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在赫山區會龍山辦事處龍山港社區舞龍,地花鼓、采蓮船 、蚌殼舞應和中正式拉開了博覽會的序幕,隨后30米長的竹制巨型蝦子由60人舞動拱起蔚為壯觀,身著民俗服飾手撐油紙傘的小孩單腿懸空款款而來的馬跡塘故事讓人嘖嘖稱贊,世界獨尊的安化黑茶與禪樂遙相呼應品味千年歲月滄桑,益陽彈詞《老街故事》唱出歷史意蘊和城市發展新希望,各色地方小吃名優特產等也在博覽會上大放異彩,據了解,本次“非遺”博覽會參展項目多達150余個,其中益陽本地的“非遺”項目100多個,包括南縣地花鼓、益陽小郁竹藝、益陽茯磚茶手筑工藝、安化千兩茶制作技藝4個國家級項目,梅王傳說、梅山剪紙、麻香糕傳統手工技藝、桃花江馬跡塘扎故事、長沙花鼓戲之益路花鼓、益陽彈詞、益陽水竹涼席制作技藝等13個省級項目及岳家橋皮影、曾永順毛筆制作技藝、大栗港五道茶、益陽松花皮蛋制作技藝、清塘木偶戲和梅城擂茶習俗等90余個市、縣級“非遺”項目。這些“非遺”項目通過采取實物展示、圖片展覽、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制作和演出等多種形式,充分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承載的精深價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近年來益陽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上下大力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為主題的湖南益陽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囊括五個板塊的活動內容:全市2016年第十一個“文化遺產日”活動啟動儀式暨益陽市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開幕儀式;益陽市優秀“非遺”代表性項目(傳統音樂、舞蹈、戲曲)展演;益陽市“非遺”項目展覽展示;益陽傳統民間小吃展示;“益陽花鼓大戲臺”專場演出和全市廣場舞比賽。同時,博覽會還邀請了省內外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繼承人開展“非遺”學術研討活動,博覽會的順利舉辦不僅體現了人文益陽的厚重底蘊,更突顯新益陽的新面貌。
編輯:劉拓拓
關鍵詞:湖南
6月1日,隨著中國女籃與立陶宛女籃的巔峰對決。標志著2016“旺達杯”四國女籃爭霸賽,正式拉開了湖南嘉禾專場比賽的帷幕。 2300多名球迷觀看了比賽。
2016-06-02 10:48:00
6月2日,今年61歲的湖南藍山縣毛俊鎮毛塘村黨員謝良方因外出打工與黨組織失聯21年,
2016-06-02 10:48:00
6月1日下午17時40分,國網郴州供電公司中心營業廳已經結束營業,工作人員卻還穿戴整齊、精神抖擻地留在工作崗位,交叉進行服務禮儀展示和點評,共同探討如何提升優質服務工作。
2016-06-02 10:48: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