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車博物館外景(央廣網記者 李文蕊 攝)
央廣網北京11月1日消息(記者李單 通訊員王君、劉佳、桑蕾)這是一家以中國國產品牌汽車為主要藏品的展覽館,館內藏有古典汽車一百六十余輛,包括幾乎所有型號的早期國產汽車、部分國外車型,堪稱一部實物版的中國汽車史。這家博物館坐落于北京市懷柔區(qū)楊宋鎮(zhèn),距離即將在11月初舉辦APEC峰會的北京市懷柔區(qū)雁棲鎮(zhèn)不到20公里的路程,且承擔著APEC會議相關首腦觀展任務。為迎接APEC峰會的召開,北京懷柔楊宋政府決定對老爺車博物館進行升級改造,這一施工重任落到了北京建工集團四建公司肩上。日前,記者來到這座充滿濃郁汽車文化的博物館施工現場進行采訪,一探究竟。
老爺車博物館升級改造工程,建筑面積為5700平方米,項目主體由一層高的展廳和局部二層的辦公部分組成,根據功能需要,此次升級改造需在展廳部分加建一個二層展覽平臺,西側加建一個二層的維修庫房和備展庫房,備展庫房與二層展廳平接;辦公部分重新整合布局設置兩層通高的門廳。此外,整個建筑的主要入口處加建一鋼結構的構筑物,進行外立面和室外場地的提升和改造。整個工程由有著豐富施工經驗的懷柔老舊小區(qū)綜合改造項目經理部和四建金屬鋼構共同施工完成。
“工程總工期不到70天,為確保該工程能夠在APEC峰會前升級亮相,鋼結構施工要求必須在8月底完工,大規(guī)模的土建施工必須在九月份短短的一個月內完工,這對于北京建工集團四建公司而言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負責鋼結構施工的工地主管易昭告訴記者。據悉,老爺車博物館升級改造工程,用鋼量228噸,加固鋼結構88噸,新建結構140噸,壓型鋼板2200余平方米,彩板378平方米,且加固部分鋼板板條長度可達2000多米,現場焊縫長度達到4000米,焊縫均是立縫和仰縫。眾所周知,立縫和仰縫對焊工的技術水平要求特別高,而且焊縫距地10米,可想而知難度之大,20天完成鋼結構施工對于工程建設者而言的確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為確保目標任務的實現,北京建工集團工程建設者發(fā)揚搶險救災“分秒必爭”的鐵軍精神,再次創(chuàng)造了2008奧運會后工程建設的北京速度。無論是負責鋼結構施工的四建鋼構還是負責土建施工的懷柔老舊小區(qū)綜合項目經理部,都做了大量的“功課”。四建鋼構經理殷豪在此次施工中有著自己的特殊辦法:改變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采用化整為零的方式,把一個整體工程分成幾個部分,分別進行施工,限制時間節(jié)點,負責人進行“宏觀調控”,隨時掌握施工進度,并適時調整;勞務施工決定增至兩家,并增配機械設備,現場勞務用工高峰時可達到80多人,單現場焊接工人就能達到30多人,焊機達到20余臺,工人們在電焊鉗發(fā)熱到燙手時才休息一下,喝一口水;同時租賃3臺發(fā)電機保證施工用電,租賃3臺汽車吊同時吊裝構件,可謂全力以赴。而創(chuàng)新采用可移動式高空卸載操作平臺,也是此次四建鋼構在快速施工中的“殺手锏”。“由于施工作業(yè)面的限制、滿堂紅腳手架費用過高又影響吊裝,且嚴重影響其他單位的施工,最后經過多次研討,決定創(chuàng)新使用可移動式高空卸載操作平臺,吊裝使用半機械化與人力組合的方法,既節(jié)省了成本減少了勞動強度,同時也可以機動、靈活、安全的完成加固工作,省時、省力、省錢,為今后類似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殷豪談到。
20天的鋼結構施工、1個月大規(guī)模土建施工并沒有使四建鋼構和項目部放松對工程安全與質量的要求。“我們決不允許發(fā)生一起安全事故!”四建鋼構安全負責人王天成堅定地告訴記者。“
目前,老爺車博物館升級改造工程施工已接近尾聲:地面硬化工程已完成90%,內部辦公區(qū)域裝修已基本完成、展廳布展即將開始,外部鋼格柵安裝焊接已完畢,市政綠化業(yè)已完成90%……可以說,現場全體人員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用建工速度全力保證了老爺車博物館APEC峰會前的升級亮相。10月30日上午,主體工程順利竣工,清理工作也已接近尾聲,但工程建設者們并沒有喘一口氣兒,依舊忙碌于工地現場的各個角落,以工地為家,沒有節(jié)假日,早出晚歸,堅持24小時輪流堅守施工一線;他們頂住壓力、敢啃硬骨頭,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膽怯,有信心、有能力將老爺車博物館升級改造工程建設成為一座放心工程、滿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