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團隊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想攻關辦法。有一次在超市看到椰子掉在地上后椰汁仍不外溢,它這種堅韌的表皮及其獨特的結構引發了我的思考。”中國一汽研發總院電池系統開發部部長趙洪輝說,受此啟發,團隊開發出防護結構,有效應對了電池因碰撞導致滲液帶來的安全難題。
趙洪輝與同事們交流電池安全結構攻關問題(央廣網記者 舒震 攝)
2020年7月23日,正在吉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一汽,走進實驗室了解企業技術研發情況,并察看了“紅旗”等自主品牌的最新款式整車產品。總書記說,現在,國際上汽車制造業競爭很激烈,信息化、智能化等趨勢不斷發展,對我們來講有危有機,危中有機。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們要立這個志向,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
“我們這里下線了新中國第一輛卡車、第一輛轎車,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過程。這些年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全力推動國產汽車品牌復興,責任在肩深感自豪。”趙洪輝說。
咬住科研難題不放,立志做汽車強國的開路先鋒。為突破電池低溫性能瓶頸,趙洪輝帶領團隊分析了上千種電芯材料,測試了上百種配方組合,“那段時間,我們的試驗室幾乎24小時不熄燈。就這樣一項一項攻關下來,電池越來越安全,性能越來越好。”
在中國一汽紅旗繁榮廠區,14條自動生產線每天能裝配下線500余輛汽車,這一速度讓這座工廠穩居國內汽車制造第一梯隊。
中國一汽繁榮廠區的自動化汽車生產線(央廣網發 史玉峰 攝)
“我們有一套很強大的算法,會根據生產線情況,及時將汽車所需配件發送到組裝工位。”中國一汽物流規劃部總監邵傳斌說,每天2.4萬箱的零部件會輸送到每個工位上,汽車的生產周期壓縮30%,運輸效率提高40%。
在長春這座汽車之城,到處是火熱的奮戰場景:零部件和系統攻關人員夜以繼日試驗,動力總成技術人員不斷與速度賽跑,自動駕駛測試員隨車模擬測試……
“為了做出精密的電驅轉子鐵芯,大家心里都憋著股勁,這個東西不做出來決不罷休。我們反復試驗了上百次,終于是把符合預期的鐵芯做出來了。”作為一汽中車工程技術領域負責人的薛偉亮說,成功那一刻,所有人激動地抱在一起鼓掌慶祝。
技術人員討論轉子鐵芯安裝(央廣網記者 舒震 攝)
中國一汽的改革發展,是吉林汽車產業的縮影。過去4年間,吉林省圍繞關鍵技術,累計投入創新資金16.34億元,在高強度鋁合金鋼鐵材料開發、高耐蝕性材料開發、新型合金生產應用三大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并成功掌握了全主動懸架、系統集成等7項關鍵技術。
“在汽車強國建設中,我們將不斷把目光投向新的技術高地,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汽車品牌。”吉林省科技廳高新技術處處長辛欣說。
總監制:駱紅秉
總策劃:張軍 于鋒
監制:伍剛 宮歆慧
統籌:陶玉德
策劃:舒震 卜葉
記者:舒震 張學龍 郭明彤(見習)
配音:王娜
鳴謝:長春市汽開區黨工委宣傳部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