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于明年2月在北京和張家口聯合舉行,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冬奧會。北京將成為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冬奧會是如何起源的?又有哪些趣談?北京冬奧會呈現的“中國元素”如何解讀?舉辦冬奧會的城市,都有何特別之處?

  冬奧會的誕生并不順利

  和夏季奧運會相比,冬季奧運會的創立并沒有那么順利。1896年4月,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雅典舉行。此時,冬奧會還未形成設想。

  世界性的冰雪賽事早于奧運會,可回溯到1896年2月7日。這一天,世界速度滑冰錦標賽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而世界上第一個綜合性的冰雪運動會出現在幾年后的1901年,在斯堪的納維亞舉行了一場北歐運動會,后來這項比賽形成傳統,直至1926年才停辦。正是這一傳統的運動會,成為阻礙冬季奧運會誕生的攔路虎。

  現代奧運會創始人顧拜旦建議單獨舉辦冬奧會,交由國際奧委會討論。但是,顧拜旦的建議遭到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強烈反對,瑞典、挪威等國代表認為,既然已有北歐運動會,再舉行冬季奧運會就毫無必要。而且,古奧運會也沒有冬季項目。在當時,挪威、瑞典作為多項冰雪運動的先行者,在冬季運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北歐國家的不合作態度阻礙了冬奧會的出場。

  顧拜旦并未放棄,同時冰雪運動的基礎在不斷增長。1908年的倫敦奧運會首次搭建人工冰場,增加了花樣滑冰比賽;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增加了冰球比賽。這些冰上運動都引起全世界人民極大的興趣,也促使單獨舉辦冬奧會的計劃再次提上議程。

  1924年1月,被稱為“冬季運動周”的運動會在法國夏慕尼舉辦,兩年后國際奧委會正式將這一運動會更名為“第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冬奧會由此誕生。最初,冬奧會與夏季奧運會同年、同國家舉行,從1928年的第2屆冬奧會開始,冬奧會與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地點改在不同的國家。1994年起,冬奧會與夏季奧運會以2年為間隔交叉舉行。

  41年前中國與冬奧結緣

  如今的冬奧會,“冰雪家族”從原來的4項逐漸變成15項,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冬奧會運動。你知道最初的4項冰雪運動是哪些嗎?而中國又是何時與冬奧會結緣的?

  冬奧會早期只有滑雪、滑冰、冰球和有舵雪橇等4個比賽項目。在如今的冬奧會項目中,有一個項目叫作“北歐兩項”,它由越野滑雪和跳臺滑雪組成。這個項目起源于北歐,在挪威、瑞典流傳了很長時間,是北歐國家的傳統項目,早在1924年首屆冬奧會上就被列為比賽項目。

  “北歐兩項”的流傳還有一段歷史。據記載,1226年挪威內戰時期,兩名被稱為“樺木腿”的偵察兵,懷藏兩歲的國王哈康四世,滑雪翻越高山,擺脫了敵人,F在,挪威每年舉行越野馬拉松滑雪賽,比賽距離約56公里,與當年偵察兵所滑路程相同。

  冬奧會“現代冬季兩項”項目的起源與狩獵方式有關。挪威、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有漫長綿延的冬季雪野,古人發明了雪杖和滑雪板,并練就了在急速滑行中射擊獵物的能力,這就是現代冬季兩項的雛形。

  中國與冬奧會的淵源要追溯到1980年,第13屆美國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中國隊首次出席冬季奧運會,共派出28名男女運動員,參加了滑冰、滑雪、現代冬季兩項的18個單項比賽。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奧會中,中國短道速滑選手大楊揚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決賽中奪金,實現了中國在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韓曉鵬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決賽中奪得冠軍,這是中國選手在冬奧會歷史上獲得的第一枚雪上項目金牌,也是中國選手在冬奧會男子項目上獲得的第一枚金牌。

  盤點冬奧會之“最”

  國際奧委會對冬奧會的舉辦地有眾多考量,特別是雪上項目比賽是否具備一定的自然條件,是否符合山形、地貌、溫度、海拔高度、坡度等賽事標準。歷屆冬奧會舉辦的城市都有獨特的冰雪風光,它們的看點也各不相同。

  冬奧會的舉辦城市大多在北半球,基本分布在北緯35度到65度。歷屆冬奧會東道主中,在“身高”方面,1960年冬奧會舉辦地美國斯闊谷海拔最高,約1900米;2010年冬奧會舉辦地加拿大溫哥華海拔最低,才21米。而北京的海拔在55米左右,算是“矮個子”,不過協辦城市張家口的海拔接近716米,彌補了這一差距。

  一說到冬奧會,大多與寒冷相關。俄羅斯索契是個例外,它成了最暖和的冬奧會舉辦地。2014年,索契在舉辦冬奧會時最高溫度甚至達到16°C以上,這屆冬奧會成了史上最溫暖的冬奧會,也給雪上項目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第8屆冬奧會在美國斯闊谷舉行,斯闊谷是世界聞名的冬季運動城市。這一年的雪橇比賽,因只有9個國家報名,組委會認為不值得花費大價錢興建一個雪橇比賽場地,因此宣布不舉辦雪橇比賽,這是雪橇比賽第一次,也是在冬季奧運會中缺席的一次。也是在這屆冬奧會上,來自法國的一位高山速降運動員在比賽中采用以金屬制成的滑雪板,代替了過去常使用的木制板,并取得金牌,這也代表了冬奧會上的滑雪器材進入升級換代的新階段。

  第16屆冬奧會在法國阿爾貝維爾舉行,這也是最后一次與夏季奧運會同一年舉行的冬奧會。這一年冬奧會,全部57個比賽項目中只有18個在阿爾貝維爾本地舉行,其余比賽都分布于阿爾貝維爾東南1000平方公里的奧林匹克公園內的13個比賽場館進行,這屆冬奧會成為有史以來場地最分散的一屆。

  北京冬奧會上的中國元素

  人們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文化力量記憶猶新。2022年北京冬奧會仍然是一場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蘊含了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

  西漢時期,中國被稱作“絲國”,從絲綢之路開始,中國絲織品大批運往國外,開啟了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國家速滑館“冰絲帶”也是冬奧會場館。運動員在高速冰道滑行時,帶出的軌跡如同條條絲帶,而場館外墻由玻璃制作的22道裝飾條,寓意著北京2022。所有絲帶表面都有冰片般的圖層,因而就有了“冰絲帶”的稱謂。

  北京冬奧運吉祥物叫“冰墩墩”,它是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吉祥物的形象友好可愛,憨態可掬,“冰墩墩”的名字代表著健康而敦厚,象征運動員強健的體魄,又代表體育仍然是平衡的心性。冰墩墩穿著冰晶外衣,完成了冰雪運動與現代科技的跨界組合。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叫“雪容融”,象征團圓喜慶的中國燈籠,并融入我國的剪紙藝術。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被稱為“小紅人”,是將書法與篆刻巧妙結合。中國文字在秦代和漢代主要以大篆和小篆為主,字體本身是象形文字,與冰雪運動跳躍的感覺類似。30枚冬奧會體育圖標,都是以中國漢字為靈感來源,用篆刻藝術來呈現。體育圖標的主色調來源于北京冬奧色彩系統中的主色之一霞光紅,也是傳統印泥的顏色朱砂色。

  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同樣體現了書法與體育運動的結合。以中國書法“冬”字為主體,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現滑雪運動員的英姿,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北京冬奧會恰好在中國春節期間舉行,會徽的設計也增添了節日喜慶的視覺感受。舉辦冬奧會是中國人的夢想,因此,冬夢是冬天的夢、冰雪的夢,更是中國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