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浙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基于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的前瞻性把握,經過深入調研和思考,根據浙江實際,提出了關系浙江未來發展的宏偉戰略——“八八戰略”,為浙江的長遠發展作出了跨越時空的頂層布局。
十五年來,浙江省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進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實踐,取得了一些新成就和新經驗。今年是浙江實施“八八戰略”15周年。經濟之聲推出系列報道《勇闖深水區》,今天推出第四篇:《住有所居,補齊租房的“短腿”》。
央廣網杭州7月20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從事快遞員工作的陳海清,在杭州打工已有七八年,租房成為生活最大的支出。面對不斷上漲的房租,他只能更拼。
“原來我們住城中村,很便宜,五六百、六七百,現在城區旁邊全拆完了,只能往小區或者中高檔的地方搬,一千五六!标惡G逭f到的房租問題,正是當下租房一族面臨的普遍性問題。城鎮住房商品化,極大地改善了百姓的居住條件,推動了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但因為租賃市場發展的滯后,形成了“售賣一條腿長,租賃一條腿短”的跛腳現象。
改革進入深水區,如何補齊行業發展的“短腿”,讓租房成為一種可靠的選擇?這既需要居住觀念的改變,更需要政策的推動和制度的保障。
定制租賃住房 用法律保障租賃方權益
杭州市住房保障與房產管理局住房租賃管理處處長鄭陳良介紹,作為全國首批開展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12個試點城市之一,杭州正在下轄九個區推出臨時租賃住房,以八折的價格為服務行業的“藍領”定制租賃住房。
這些臨時租賃房將由將拆未拆的酒店、學校、企業廠房等改建而成,或者在城中村改造范圍內新建,目前已推出4500套,到2020年底將增加到4萬套。
鄭陳良說,臨時租賃住房必須滿足水、電器等基本的生活要求;主要建造形式以集體宿舍為主。他們提倡設置公共食堂,不鼓勵在臨時租用房單獨設置燃氣,包括管道、煤氣等設施。
從需求端而言,除了租金負擔,“房主動輒漲價”“隨時可能被趕走”等不穩定因素,也阻礙了人們把租房當做解決居住問題的可靠選擇。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說,人們希望住到的是比較安心、房租水平合適、不被房東侵犯自己權益的住房。因此,應該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護租賃方的權益。目前已經有山東等地發文規定:未經約定,房租不得隨意漲價。
增加供應、推行“租購同權” 補齊租房“短腿”
供給側方面,同樣是租金,租房者的感受是租金居高不下,而房東們的感受卻是“租售比”太低。南京中介機構相關負責人林展說:“價值150萬元的房子,目前一年只能租到多少?3萬都不到,收益比連2%都不到!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各大城市的租金回報率基本在3%以下,上海為1.33%,深圳為1.34%。而發達國家的租金回報率普遍在2.5%到5%之間。租售比太低,回報周期長,成為房企運營租賃房屋的障礙。這就扯出了住房租賃市場的第二個難題:房源供給。
鄭陳良說,杭州作為住房租賃的試點城市,目前正在通過增加租賃住房用地等辦法增加租賃住房供給。在試點工作方案中,明確提出2018-2020年,每年新增的租賃住房占新增商品住房總量的30%。圍繞這個目標,多渠道籌集租賃住房。第一,推出專項租賃住房用地,截至目前有8宗;第二,住宅用地拍賣時競拍自持比例,自持商品住房將用于租賃,已經有71宗;第三,新建商品房項目,主城區10%配建租賃住房,非主城區配建5%。
據不完全統計,未來幾年,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城市都將大幅提升租賃住房用地的供給。
除了增加供應,補齊租房的“短腿”,還需完善附著在住房上的落戶、上學等社會福利。在廣州市率先提出“租購同權”之后,浙江、山東等地也陸續宣布了相關政策。在杭州,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可以就近入學,對租賃住房達到一定年限的實行積分落戶“租購同分”。對此,租房族充滿期待。有租房者表示:“能上學,對外來打工者都一視同仁,我覺得特別好。”也有租房者說:“如果是租購同權,比較公平,對租賃人而言是提供了一個平臺,保障了權益!
到2020年形成穩定的租賃市場體系
按照規劃,我國要在2020年形成租賃關系穩定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我愛我家品牌總監周包軍認為,隨著“租購并舉”、“租購同權”政策的落實,未來老百姓“買房恒產”的居住觀念也會逐漸改變。隨著租房體驗、住房保障越來越好,也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以租房作為其整個生活中長期的選擇,而不僅僅是作為過渡的一個選擇。(記者丁華艷 夏青 陳瑜艷 張國亮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