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65歲的王小青(右二)在教年輕人練習舞牛(3月3日攝),他從15歲開始就學會了制作和表演“火仙!,現在村里年輕人制牛舞牛大多是他教會的。
3月3日是農歷正月十三,位于湘南地區的郴州市棲鳳渡鎮正源村迎來了開耕時節。村民們給耕牛系上紅花,在田間點起鞭炮舉行開耕儀式。而在村祠堂里,男人們用稻草扎起“火仙!,等到夜幕降臨點燃“火仙!鄙系南慊,在祠堂前敲鑼打鼓斗起“火仙!保云砬箫L調雨順、平安幸福。在正源村,當地百姓和牛有著特殊的感情。相傳從前正源村有一名孩子在山里放牛,遇到猛虎襲擊昏迷倒地,這時公牛上前與猛虎相斗逼退猛虎,并用牛角架起昏迷的孩子送回主人家。主人見狀誤以為是公牛傷了孩子,當即便把公牛打死,等孩子蘇醒才知是被猛虎所傷。后來村民們為了紀念這頭救主神牛,將它敬奉為仙牛,并在每年正月開耕時節,用稻草扎成“火仙!庇哟焊_@一傳統,據村民們說在當地已傳承了500多年。受牛崇拜文化的影響,當地百姓傳承著牛身上勤勉耐勞、腳踏實地的精神。正源村有耕地1700多畝,以種植水稻為主,雖然不少農民已經使用機械設備耕作,但正源村至今還有20多頭耕牛下地勞作。當地百姓說,和機器相比牛耕地雖然慢一點,但田底耕得更勻有利于蓄水。牛對于當地百姓來說,不僅是生產的工具,更是勞作和休息時朝夕相處的伙伴。他們希望能在村里建一座農耕文化博物館,將牛耕文化代代相傳。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