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是周末,忙了一周的鄭州市經八路辦事處任砦社區主任孔建萍沒有休息,帶著老黨員又一次到常年患病在床的衛鋒洲家里噓寒問暖。
在這個僅有0.3平方公里的任砦社區,孔建萍做了八年社區主任。社區內3503戶,常駐人口近七千人,流動人口近三千,孔建萍幾乎每家都走訪過,對每戶的情況都了如指掌。特別是社區里幾戶低保戶、殘疾人家庭,孔建萍一有空閑就帶著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服務,買菜、做飯、聊天,一些簡單的按摩她也會。社區居民李迎春見到記者動情地說:“孔主任是黨和政府最基層的代表,一沒錢,二沒權,只剩下服務了。家里什么事她都上心,一有空就來幫忙,把群眾當家里人對待。”(記者 史長來 攝)
機關事業單位工勤技能崗位等級培訓考核、認定及聘用,企業職工特殊貢獻待遇審批,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離退休審批……這些與人們密切相關的省級審批項目,從今年起全部取消。日前,省政府再次發文,取消和下放112項具有審批性質的管理事項。至此,我省自1999年起已先后6次對省級行政審批項目進行清理,使省級審批項目從2706項減少至400項,精簡率85.2%。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我省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體制改革,政府職能朝著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明顯增強,“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形象越來越清晰。
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做“減法”
【故事】原以為至少需要半個月,沒想到當天就辦成——
至今,鄭州航空港區鄭港辦事處山石王村村民王琳麗還感到難以置信:兩個月前,她到鄭州市工商局機場分局為她家的棗店申請營業執照,由于無需驗資,且可以首期零出資,材料遞交當天就拿到了“鄭州市綠生源商貿有限公司”營業執照。
這一變化的背后,是工商登記制度的改革。今年9月,我省以航空港區為試點,對市場主體實行先照后證、注冊資本實繳變認繳、年檢改年報等登記制度改革,有力促進了市場主體的健康快速發展。截至目前,鄭州航空港區核準登記的市場主體較去年同期增長近八成。
審批瘦身,流程再造,3.8萬戶企業納入營改增試點,一般納稅人稅負下降超過70%……這類簡政放權、為企業減負松綁的改革行動一個接著一個。鄭州市日前宣布,該市第十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基本實現預期目標,審批事項由363項削減至141項;審批環節由937個壓縮至390個,辦理時限也縮減至最長7天,成為中部地區“最精簡”省會城市。
【數字】從審批制度改革入手,在先做“減法”中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極大激發了創業熱情和市場活力。今年前十個月,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2.76萬戶,同比增長16.30%;新登記市場主體的資本總額達3249.50億元,同比增長33.92%。
提供公共服務做“加法”
【事件】加快投資體制改革,省發改委日前宣布,200個涵蓋市政工程、學校建設、旅游、醫療、公租房安置房及水利建設等多個領域的重大項目對民間資本開放,涉及總投資達2045億元。
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不是政府退出不作為,而是政府和市場各就其位。在簡政放權,解決政府“越位”問題的同時,我省各級政府也在致力用“加法”解決政府“缺位”問題,將工作重點放到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公共服務上來。
“寬進嚴管”,嚴厲打擊壟斷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工商部門狠抓中原紅盾市場巡查和消費維權,今年以來共下發行政指導書25萬份,開展行政約談6.5萬戶次,立案31708起。
著力保護環境,積極推行排污權交易,大力淘汰落后產能,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同比下降0.5%。
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軌運行,推進“五險合一”,破解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銜接……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社會事業穩步推進。
【點評】“政府不能再上路當司機了,而要當好警察,管好路燈、紅綠燈,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照亮道路,違章必究。”省科學院副院長張占倉說,“政府應習慣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擔當主要供應者的角色,為民生托底。”
激發體制機制活力做“除法”
【事件】在11月29日召開的固始縣四大班子聯席會議上,信陽市委常委、固始縣委書記焦豫汝滿懷豪情:“實行省全面直管后,固始的發展空間將更大,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會更強。”
轉變職能必須深化機構改革。特別是當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不但要解決改革中的具體矛盾和問題,更要注重解決體制和制度層面的問題。
11月26日,省委、省政府印發《河南省深化省直管縣體制改革實施意見》,自2014年1月1日起,對鞏義市、蘭考縣、汝州市、滑縣、長垣縣、鄧州市、永城市、固始縣、鹿邑縣、新蔡縣10個縣(市)全面實行由省直接管理的體制。這場發軔于2004年5月份“擴大部分縣(市)管理權限”的探索,至此邁出重要一步。
行政體制改革的“直通車”當然不止于此。就在12月1日,另一輛更加時尚的“直通車”已經開行——省政府賦予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省轄市一級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26個領域共266項具體事項,實驗區可直通相關省直部門,無需再經過鄭州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中轉”。
【點評】“兩個直通車,傳遞出的是遵循現代組織體系‘扁平化’規律,擴大基層行政單元自主權的政府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信息。”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說,“政府在向自身權力開刀,通過‘除法’除去發展道路上的羈絆。”
強化社會管理做“乘法”
【故事】12月9日,金水區彩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郭亞姣和往常一樣,到金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大廳“駐崗上班”,為人們免費提供婚姻輔導、健康咨詢、婚姻調解等服務。類似的社工服務,她和同事們已經持續了2年。
免費服務的背后,是政府財政出資購買社工服務的探索。在金水區等地率先試點的基礎上,今年10月,《河南省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實施辦法》實施,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漸成常態。
在向企業和市場放權的同時,逐步向社會組織轉移政府的部分職能,彰顯出政府強化社會管理職能,創新社會管理方式的嶄新理念。
11月26日,省清真食品行業協會宣告成立,成為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后召開成立大會的我省首個社會組織。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省社會組織總數已達2.1萬多個,其中省一級社會組織達2000多個,同比均增長5%。
【點評】省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張正德說,目前我省正在試點和籌備做好四大類社會組織的直接登記工作,今后,隨著政府職能轉變的深化,社會組織會像雨后春筍一樣發展,助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共治新局面。
對政府權力做“減法”和“除法”,必將換取市場和社會活力的“加法”乃至“乘法”效應,釋放出更多的制度紅利。乘著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東風,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推動中原崛起河南振興,人們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