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6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7月25日,為期三天的2025(第二十四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落下帷幕。數據顯示,本屆大會共舉辦33場活動,涵蓋20場論壇會議、2場閉門研討、5大類展覽以及6項特色活動。來自政府部門、權威機構和知名企業的300余位嘉賓發表深刻見解,吸引近兩百家單位參展,千余家單位參會。

大會期間呈現報告16個,舉行11個圓桌討論,進行10個重要發布,并有7個簽約等特色環節。線下參會觀眾累計近2萬人次,線上觀看人數累計超過380萬人次。閉幕式上,一系列前瞻性成果的發布成為全場焦點,《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正式發布,全面回顧了2024年我國在數字基礎設施、技術創新、數實融合、網絡治理和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重要進展。同時,還發布了即將召開的2025“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大會。

本屆大會引發“智能體”熱議,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介紹,智能體是由“大模型+記憶系統+工具調用+規劃能力”形成的一個閉環,不僅僅能執行任務,還可以通過反饋,反思執行結果。在本屆大會展區,多家科技公司展出了智能體相關內容。中國移動的AI研發供給和管理平臺的“一句話自動創建智能體”功能,吸引不少觀眾前來嘗試。觀眾只需說出需求,該平臺即可自動生成指令,推薦及規劃知識和工具,快速構建出可用智能體。

多家企業披露“智能體”發展計劃,暢想未來生活場景。“未來每個人都將擁有一個由AI智能體組成的數字團隊,你的工作就是管理這些數字員工。”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認為,智能體的普及不僅將對互聯網產生影響,還將推動人類角色的深刻轉變。“聯仁健康攜手行業伙伴一起探索‘數據+AI’的新模式,打造‘AI健康智能體’,共建開放、協同、合規的醫療產業智能生態。”聯仁健康副總經理周艷麗表示,“AI健康智能體”將持續助力醫療產業向精準化、智能化、普惠化邁進。

中國互聯網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第二十四屆)中國互聯網大會的閉幕,不僅是對過去一年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總結,更是對未來數字中國建設的展望。中國互聯網協會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的理念,以數字技術賦能新質生產力,共同開創更加智能、普惠的數字未來。

編輯:龐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