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偶有境外輸入病例。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病例輸入的風險持續存在。其中,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蟲叮咬。
市疾控中心介紹,該病是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主要流行于東南亞、南亞和非洲地區,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無人傳人的證據。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獲得持久的免疫力。
北京市能夠傳播基孔肯雅熱的蚊種為白紋伊蚊,未發現另一種傳播媒介——埃及伊蚊。白紋伊蚊體黑而有白紋,俗稱“花蚊子”或“黑蚊子”,吸血高峰為6至8時和17至19時。其主要來源于各種小型且清潔的水體中,例如室外堆積的盆、桶、鍋、碗或室內的插花瓶、水缸、花盆托盤等處存水。
市疾控提醒,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蟲叮咬。市民外出活動時穿長衣長褲、遠離蚊蟲滋生場所、科學合理使用驅蚊劑。(記者 孫樂琪)
編輯:朱冠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