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財政科學管理試點實施方案》解讀現場(央廣網發 許夢宇攝)
央廣網合肥7月23日消息(記者徐秋韻)今年,財政部選取部分省份,組織開展地方財政科學管理試點工作。安徽作為全國僅有的2個綜合試點省份之一,統籌推進全部試點任務。安徽于近日印發《安徽省財政科學管理試點實施方案》,同步配套印發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等11項分項方案,形成了一個總體方案和11項試點任務專項方案的“1+11”試點方案體系。7月23日召開的安徽省政府新聞發布會對《實施方案》作了政策解讀。
在試點目標上,安徽將用2025-2026兩年時間開展試點工作,2025年,取得階段性成效;2026年,系統總結經驗,優化完善措施,基本完成試點任務,全面提升財政管理的系統化、精細化、標準化和法治化水平,以財政科學管理推動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在試點任務上,安徽聚焦財政管理改革重點,落實11項試點任務,分別為: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制度、落實習慣過緊日子要求、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健全預算管理鏈條、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加大財會監督力度、推進財政數字化建設。
在試點地區上,除在省級層面全面實施試點工作外,安徽在各市積極申報試點任務的基礎上,選取部分有條件、有意向、有基礎的市縣開展試點工作,實現全省16個市在市級層面全覆蓋,37個縣(市、區)納入試點范圍,其中,遴選合肥市作為綜合試點市,承擔全部11項試點任務。通過“主動認領”的方式,充分調動市縣積極性,推進省市縣一體實施改革,確保各項試點任務落地見效。
在試點舉措上,圍繞11項試點任務,結合實際,著重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收入挖潛,注重“生財有道”。盤活各類國有資金、資產、資源,全面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管理,擴大預算實施范圍,健全收益收取機制。加強財金協同,實施政府投資基金改革,全面推進“農業保險+”改革,引導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源投入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優化轉移支付制度,穩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
二是聚焦支出提質,推動“用財有效”。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推動進一步向橫向拓展、縱向延伸、財政金融協同發力。健全過緊日子長效機制,強化“三公”經費使用管理,騰出更多資金用于發展所需、民生所盼。完善政府債務管理制度,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格落實分級責任,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增強縣級保障能力,兜牢兜實“三保”底線。
三是聚焦管理賦能,實現“理財有方”。健全財政承受能力評估機制,推動預算管理鏈條向前端延伸。開展成本預算績效管理試點,完善資金“免申即享”兌付機制。推動財會監督縱橫貫通,優化財會監督工作方法,強化財會監督結果應用。加快信息化系統建設,構建貫通全省的數字財政管理體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