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浙江持續的高溫讓這里無法“入秋”。眼下,“加長版”的中伏才剛過半,還有最后一伏正虎視眈眈。今年夏天,浙江局部地區最高氣溫達到了41攝氏度,浙江全社會用電負荷已經超過8000萬千瓦(相當于意大利全國電力負荷的1.5倍),其中空調用電負荷約為2000萬千瓦,占四分之一。
應對大負荷,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需要組合各種力量出擊。早在迎峰度夏初期,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調度控制中心、運檢部、營銷部等多專業就開展協同聯動,高效推進迎峰度夏電力保障工作。
為了提高整體供電能力,浙江電力積極推動相關重點工程項目落地,有序推進基本電網建設。今年1—7月,浙江電力共完成電網投資超167.42億元,投產110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2497.19千米,變電容量1854.30萬千伏安。目前,各地迎峰度夏工程也已陸續按期完工。為確保今年電網能夠安全度夏,浙江電力共完成726項迎峰度夏工程,有效改善電網結構、緩解了重過載供電壓力。這個夏天,在同等負荷水平下,重載配網線路數量下載28.5%。即便負荷屢創新高,浙江電網依然運行穩定。
在迎峰度夏中,堅強電網發揮著基礎性的重要作用,特高壓電網已經成為迎峰度夏期間肩負電力外送的“主力軍”。7月30日,浙江電網最高用電負荷攀至7861萬千瓦,第三次刷新歷史記錄。從浙江電力調控中心了解到,當日,兩大直流送電量合計約3億千瓦時,相當于浙江電網當日用電量的五分之一,超過當日杭州地區的用電量。7月30日,在±800千伏特高壓紹興換流站,國網浙江檢修公司的員工正在對換流變、交流GIS設備、特高壓輸電通道等開展高溫特巡。迎峰度夏以來,浙江電力持續加強輸、變、配設備的運行維護,尤其是特高壓設備和密集通道的運維保障,確保特高壓直流“生命線”能夠穩定保持大功率受電。同時,也重點關注電網風險高、供區平衡緊、轉供能力缺乏和重載過載元件的設備運行狀態,有針對性地加大了帶電檢測力度,切實降低設備故障停運風險,并隨時做好快速搶修恢復的準備。
浙江電力還舉行2018年浙江電網迎峰度夏聯合反事故演習,重點提高浙江電網面對夏季高峰負荷時,浙江電力調度、運檢、營銷等各專業在極端故障情況下的協同處理能力。
高溫頑固駐守,空調負荷在電網負荷中的占比也節節升高。據浙江電力營銷部初步統計,7月全省空調負荷約為2000萬千瓦,占浙江電網用電負荷的25.4%左右。在溫度動輒超過35攝氏度甚至40攝氏度的地區,供電員工卻享受不了這份清涼。
7月30日,杭州路面最高溫度達65.5攝氏度。中午12時,湘湖邊220千伏昇興線73號電力終端塔下,國網杭州供電公司電纜運維人員萬方和林鋼頂著藍色安全帽,踩著湖邊的砂石走向鐵塔,汗水濕透的工作服緊緊貼在身上。
“A相終端接頭,45.5度;B相46.0度;C相45.5度。”拿著紅外測溫儀的林鋼向身邊的萬方大聲報數。每當他張嘴,一滴汗就從安全帽的側檐落到肩頭。過去一個月,萬方和林鋼幾乎每天都會重復同樣的測溫工作。在他們眼前,包括昇興線在內的4條220千伏電纜既是湘湖水景秀、極地海洋公園的關鍵能源支撐,也是當地市民夏季生活的重要保障。
萬方小心地把測溫儀放回工具包,走向不遠處的湘湖電纜隧道口,準備對4條電纜進行本體巡視和環流檢測。對電纜運維人員來說,夏季巡線最大的考驗是地上地下的巨大溫差。打開隧道的玻璃門,寒風從10米深的隧道里竄出。萬方和林鋼使勁做了幾個拉伸,沿著一人寬的樓梯慢慢走向地底,現場的溫度也隨著緩緩下降。
在浙江衢州市衢江區黃坦口鄉童家村附近的山頂上國網衢州供電公司的員工們正在組立220千伏夏金變至赤柯變輸電線路的第23號鐵塔06-黃俊攝
“頭頂的湘湖隔離了熱氣,隧道里的溫度還停留在春天,體質不好的人肯定不適合干隧道巡線!绷咒撘贿呎f,一邊拿著環流檢測儀,認真查找藏在電纜本體中的絕緣隱患。萬方手中的溫度計顯示:空氣溫度僅有28攝氏度,和地面溫差超過15攝氏度。
當萬方和林鋼沿著隧道走向寒冷的湘湖湖心,戶外氣溫卻在拼命上竄。杭州電網負荷于當天12時42分達到歷史極值1473.7萬千瓦。入夏以來,浙江已經組織超過2.3萬人次開展高壓電力通道巡視。從山頂到平原,再到地底,浙江電力工人夏季巡視里程數達到15萬公里,在高溫中用雙腳走出了將近4個赤道周長的長度,為電力主網平穩度夏增添了一道保障、一份放心。
高溫持續,接下來,浙江電力將繼續做好負荷預計工作,統籌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優化水電、天然氣和燃油機組頂峰發電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省內機組的發電能力。積極做好跨省、跨區的中、短期電力電量雙邊交易,通過增購和互換電力電量,充分利用有限資源,最大限度滿足用電需求。同時,繼續推進省內煤電機組深度調峰改造工作,緩解電網調峰困難,積極開展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深度調峰和節能提效改造工作,以增強浙江電網現有統調機組的運行靈活性和調節適應性,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和節能降耗。(通訊員 李豐盈 求力 記者 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