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tkqou"></i>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央廣網

          浙江水利史上最大"腦洞" 距隧洞打通僅剩最后5公里

          2018-07-27 08:18:00來源:浙江在線
            杭州的飲用水,目前主要依賴于錢塘江水源,不僅來源單一,且地處于流域下游。飲用水源水質,成為制約杭州城市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的一大瓶頸。
            千島湖配水工程,全稱“杭州第二水源千島湖配水工程”,堪稱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腦洞”:從淳安千島湖到杭州,建一條113公里長的人工“地下暗河”,引潔凈安全的千島湖水一路東進,途經建徳、桐廬、富陽等地,到達余杭閑林水庫,最終進入杭州千家萬戶。
            從2014年12月24日工程開工開始,杭州人就對“喝上千島湖水”翹首以盼。
            涌金君從2018年千島湖配水工程攻堅推進會上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25日,工程已累計完成隧洞開挖約107公里。也就是說,僅剩最后5公里,這條“地下暗河”就將全線打通。下一步,工程將全面進入隧洞襯砌階段。
            杭州市民“喝上千島湖水”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進入沖刺階段:開挖只剩最后5公里
            展開千島湖配水工程的示意圖,工程取水口位于淳安縣金竹牌村,通過穿越淳安、建德、桐廬、富陽、余杭的輸水隧洞,將水引到杭州余杭區的閑林水庫,送進杭州。
            同時在輸水線路上,還設置分水口,向建德、桐廬、富陽等部分區域供水。
            配水工程全線長約113公里,隧洞直徑6.7米,可以同時通過3輛小汽車,也是一條全線封閉的“地下水動脈”,密封性非常好,不會有任何的污染,真正實現“大自然的搬運工”的功能。
            不像南水北調工程那樣需要大量水泵站,配水工程的輸水線幾乎與錢塘江流域平行,利用地勢,千島湖水無需外加壓力就可以通過隧洞,自流到閑林水庫。能極大節約費用成本。
            從2014年底開工以來,工程以分標段的形式,多點開花、如火如荼地進行建設。
            2018年的年度工程計劃為:實現隧洞全線洞通、完成隧洞襯砌50公里、投資22億元。
            “工程進入沖刺、決勝階段。”負責工程建設的杭州市千島湖原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云龍告訴涌金君:截至今年7月25日,已累計完成隧洞開挖約107公里,完成總進度的95%;隧洞襯砌(含埋管)47公里,占總進度的42%。
            動作最快的是桐廬段,2018年1月18日率先實現全線洞通,5月31日實現首個標段襯砌完成。
            位于淳安縣金竹牌村的工程進水口,建成后在千島湖水平面下30米左右,現在已完成了20多米的下挖。
            取水口在閑林水庫,配水井像一只“大碗”放在閑林水庫中央。這只“大碗”底部直徑為50米,頂部直徑120米,深35米,一頭連著隧洞,用來引入千島湖水;另一個接口則連著江南和江北兩條支線——用來把水運輸到千家萬戶的水管中。目前,配水井已完成混凝土澆筑總量的91.7%。
            配水工程總工程師朱奚冰告訴涌金君,工程最難的就是在喀斯特溶巖石地區,一旦開挖遇到溶洞、暗河,就容易發生涌水、涌泥等安全風險,直接影響工程推進,“我們已經處理過五六個比較大的溶腔”。
            杭州人“喝上千島湖水”的日子
            越來越近了
            杭州飲用水源水質,在國內同類城市中屬較差。全國39個省會和副省級城市中,已有30個以水質更優的水庫或地下水為水源地,占總數的77%。浙江11個地級市中,有9個以水庫為供水水源地,水源水質普遍優于杭州。
            杭州飲用水目前主要依賴于錢塘江水源,不僅來源單一,且地處于流域下游,必須承受上游四萬平方公里流域內的水環境壓力。加之錢塘江每年無法避免的咸潮與涌潮造成的污染物上溯,都對城市飲用水源安全構成極大的現實威脅。
            近年來,各級政府投入巨資治理錢塘江流域水環境,取得顯著成效,但水源地單一的瓶頸依然沒有突破。比如2013年,杭州多次發生自來水異味事件。
            千島湖配水工程,堪稱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腦洞”:單體隧洞距離最長、投資最多。
            作為長三角地區戰略備用水源的千島湖,具有一級地表飲用水的獨特優勢。而且綜合考慮地理位置、工程條件、環境影響等因素,千島湖是杭州第二水源的最佳甚至唯一的選擇。
            如此大的供水量,千島湖的水源能承受嗎?千島湖有將近600平方公里的湖面,總庫容178億立方,調節性能好。這么多年它的自然生態早已形成,平均年流入水庫的水110億立方米左右,流出的水量也差不多。因此,千島湖配水工程實施對于千島湖而言,只是換了一個下泄通道而已。
            也就是說,原來通過新安江電站下泄到自然河道的水,其中一部分通過輸水隧洞流出,千島湖還是維持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而且,工程設計的引入水源是每年9.78億立方米,相當于十分之一還不到,對比國內同類型引配水工程比例也不算高。所以,千島湖配水工程實施后,新安江電站會相應調整運行調度方式,千島湖的水位會維持現狀。
            新安江引水這個想法很多年了
            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浙江省便針對向新安江、富春江引水等問題進行過相關研究,并提出浙北引水設想。
            1997年年底,由浙江省水利廳牽頭,一份名為《浙江省新安江水庫引水工程調研報告》出臺,并在此后完成相關規劃和項目建議書。但因對水資源的利用存在不同的觀點,方案暫緩。
            2003年,作為江南水鄉的杭州、嘉興一度面臨“水鄉缺水”的窘境,引水計劃被再次提出。
            至2004年,浙江省水利廳還專門對千島湖引水方案作出過討論。根據當時設想,千島湖水將通過隧洞,直接跨越桐廬、富陽,引水至杭州閑林地區,再一分為二:一路通向東北方向的杭州、嘉興;另一路轉向東南,跨越錢塘江至杭州蕭山、濱江區。
            全國政協委員、原浙江省水利廳副廳長黃建中向媒體記者回憶當年設計的具體方案內容時曾表示,按照當時計劃的取水量,不會對發電、環境產生巨大影響。
            同時,按照當時的方案,取水工程并不僅僅針對杭州,還涉及同樣缺水的嘉興,甚至考慮為上海供水。但該方案最終未進入項目編制階段。
            2011年6月4日、5日,新安江和東苕溪相繼發生水污染事件,引發桐廬、富陽等地停水,杭城供水水源地受到嚴重威脅,發生居民搶購礦泉水的情況,給杭州市供水公共安全敲響警鐘,也成為了工程推進的契機。
            2014年12月24日,時任省委書記夏寶龍赴首批開工段施工現場調研,作出指示,宣布這項關系近千萬人民飲水安全、健康及錢塘江水資源科學配置的重大民生工作,正式開工!
            千島湖配水工程被列入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也是省“五水共治”十大樞紐重點項目。
            今后杭州將形成以千島湖為主,錢塘江、東苕溪為輔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切實提高杭州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改善飲用水品質。成為杭州建設“兩美”浙江、“打造東方品質之城、建設幸福和諧杭州”的重要舉措。
            如今,千島湖配水工程進入沖刺階段,杭州市民“喝上千島湖水”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記者 方臻子)
          編輯: 傅煒如

          浙江水利史上最大"腦洞" 距隧洞打通僅剩5公里

          杭州的飲用水,目前主要依賴于錢塘江水源,不僅來源單一,且地處于流域下游。

          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v_午夜福利精品无码无删_91大神大战丝袜美女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
          <i id="tkqou"></i>
        1. <i id="tkqou"></i>
        2. <i id="tkqou"></i>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AV | 日本欧美精品动漫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日本一道久久精品国产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 | 亚州国产一线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