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的發展,總是凝聚時代前進的縮影。
今年以來,浙江圍繞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不斷深化美麗鄉村建設、謀劃實施“大花園”建設行動綱要、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之江大地,正朝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奮勇前進,鄉村與城市、人與自然呈現著有機融合的全新氣象。
新需求:滿足美好生活向往
“今美于昨,明日復勝于今”。從“千萬工程”到美麗鄉村建設,再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10余年來,民富景美逐漸成為浙江鄉村的鮮明標識。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高水平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起點上,農村居民對未來也有了更美好的憧憬。
在諸暨解放村,通過創新土地流轉模式、農民入股、資本入村,該村走上現代農業發展之路,一個個全新的農業旅游項目正積極謀劃,人們期待腳下的土地帶來更多致富的希望。在義烏七一村,通過改善生態、發展生產,鄉村呈現出天藍、地凈、水清、岸美景象,綜合市場、風貌改造等提升工程相繼進行,人們期盼居住的村莊四季如畫、更具特色。
在松陽,伴隨“拯救老屋行動”深入推進,新的瓦片鋪上屋頂,雜草叢生的天井整理一新,倒塌的馬頭墻砌了起來,看著煥然一新的老屋,人們希望新型業態能在這里興起……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從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優美的生態環境,到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更安全的生活環境,再到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每一項全新的需求,總能催生更深刻的思索。
2017年初,中央一號文件發布,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全國唯一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試點省,浙江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著力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大力建設具有詩畫江南韻味的美麗城鄉,謀劃實施“大花園”建設行動綱要,推進萬村景區化建設。《浙江麗水綠色發展綜合改革創新區總體方案》《浙江省A級景區村莊服務與管理指南》等相繼發布。
金秋十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浙江美麗鄉村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現場會隨后召開,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目標清晰的浙江鄉村,正鋪開新時代的建設畫卷。
新行動:補齊短板全域提升
在清澈見底的馬金溪畔,開化縣金星村美如一幅油畫。今年,這個朝景區邁進的村莊重新鋪設道路,改造民居立面,村里的首批民宿已開門迎客。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直指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等問題。持續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建設美麗鄉村,由此深化新農村建設,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浙江特色的探索和實踐。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浙江聚焦鄉村補齊短板,繼續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在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全域美”轉型的同時,結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生態環境治理行動,讓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向農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務不斷向農村覆蓋,現代文明不斷向農村輻射。
這一年,按照“全域規劃、整體提升、普遍受益”要求,浙江開展全域性整鄉整鎮整治,累計實施整鄉整鎮整治項目228個,并提出到2022年,一半以上縣(市、區)達到美麗鄉村示范縣標準,30%的村莊建成美麗鄉村精品村,1萬個村建成A級以上景區,其中1千個達到3A級標準,真正把浙江農村作為大景區統籌規劃、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整體推進。
這一年,浙江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向縱深推進,明確1191個小城鎮三年達標計劃。1191個小城鎮積極展開規劃設計引領、衛生鄉鎮創建、“道亂占”治理、“車亂開”治理、“線亂拉”治理、“低小散”塊狀行業治理六大專項行動,小城鎮面貌大為改觀,環境質量有效提升。
這一年,浙江以縣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為龍頭,村莊布局規劃、中心村建設規劃、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四項專業規劃為基礎的“1+4”規劃體系全面形成,浙江繼續啟動43個重點村和214個一般村的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項目,使山水與鄉村更加融為一體。
浙江鄉村,正矢志不渝邁向新時代的美好明天。
新成效:建設成果持久惠民
衢江區西山下村,拆掉豬棚、整治環境,人們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壯大鄉村旅游新產業,發展民宿經濟新業態,一二三產深度融合。云和縣高胥村,依托木制玩具這一地方產業優勢,短短兩年內,100余位村民投身電商產業,昔日資源貧瘠的山區村搖身一變成為直面全國、甚至世界木玩市場的億元“淘寶村”。開化縣豐盈坦村,通過健全基層治理體系,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凝聚起改變鄉村的力量,從一個連村支書都選不出來的窮山村,一路成長為縣級模范村、市級衛生村……
它們的故事,是一個個村莊不甘平凡、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發展歷程,也是浙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之路的縮影,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廣大農民不能缺席”,不斷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的擔當。
新出爐的成績單,彰顯一年來的成效。
第一張成績單,聚焦美好生活。前三季度,浙江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8元,同比增長9%;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1.94∶1,同比縮小0.02。
第二張成績單,圍繞美麗環境。截至目前,浙江2.7萬余個建制村完成村莊整治建設,農村垃圾集中收集有效處理建制村全覆蓋,90%的村莊實現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農戶受益率達80%以上。截至11月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已開工實施整治項目21424個,完成投資1136.55億元。已打造省級樣板鎮44個、市級樣板鎮167個、縣級樣板鎮285個。
第三張成績單,關乎鄉土自信。1月至11月,浙江啟動43個重點村、214個一般村的歷史文化村落保護項目,南潯區荻港村、平陽縣順溪村、永嘉縣芙蓉村等41個村莊完成第二批歷史文化村落驗收。截至目前,浙江共修復古建筑3000余幢,古道200余公里,拆除風貌沖突的建(構)筑物32萬多平方米。
宜居宜業的浙江鄉村,正呈現新時代的絢麗風景。(浙江在線記者 沈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