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梯數量快速增長和老舊電梯問題頻發,電梯安全問題成了基層治理的新焦點和政府關注的“關鍵小事”。
2017年9月5日,杭州拱墅區在全國范圍內首創電梯“養老”綜合保險,引入保險機制。大滸東苑BC區、小河佳苑、清水公寓的5臺電梯簽下全國范圍內第一批電梯“養老”綜合保險保單,標志著電梯安全管理從以前的單一化政府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社會治理模式轉變。
3年時間過去了,這項工作早已多點開花。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截至目前,杭州全市參保電梯已達3600余臺,覆蓋7個縣市區。近日發布的《杭州市第二輪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透露,到2021年底,杭州所有區、縣(市)將開展電梯“養老”保險工作。浙江省內,寧波、溫州等地已開展電梯全生命周期保險試點。而放眼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采取不同形式推進這一工作,覆蓋電梯約130萬臺,占全國在用電梯的21%。
當電梯“養老”保險從稀奇發展為尋常,當年第一批購買電梯“養老”保險的小區怎么樣了?那些老舊電梯可有安心“養老”?在3年的探索推行中,先行先試的杭州有怎樣的收獲和困惑?后期又會將這項工作推向何方?近日,我們回訪相關小區,采訪當事人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一探電梯“養老”的現狀和前景。
大修提速九成
投訴量同比降三成
大滸東苑BC區業委會主任吳國富至今仍清晰記得,大滸東苑和拱墅區另外兩個小區是在3年前的9月5日下午,簽下全國首份電梯“養老”險保單的。
“當時能夠爭取到試點,大家都很興奮。”吳國富介紹,大滸東苑BC區是2008年建成的安置房小區,總共11幢樓30個單元,全是高層。在投保之前,大滸東苑BC區9幢1單元的電梯已運轉10年,停運、忽上忽下等情況時有發生,故障頻出。不僅居民們懊惱,電梯維保單位的服務也令業委會和物業感到不滿。
“有時候要更換的零件缺貨,一拖就是一個月。”吳國富說,之前幾次電梯故障,維保單位的維修速度較慢,而且維修費用上雙方也會出現爭議,“有次換配件,維保單位說配件要3000多元,但我們咨詢了專業人士,說不到千元就能買到。”
維保走過場、以修代保、小病大修的亂象導致電梯故障頻發,而物業和業委會存在專業知識、監督手段匱乏等不足,正是出于這些原因,聽說電梯可以上“養老”保險,大滸東苑BC區毫不猶豫“舉手”要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3年時間過去,大滸東苑BC區業委會與物業真心覺得,這份電梯“養老”保險“買得值”。
在物業主任張弘的印象中,早先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小區電梯出問題的電話:“電梯困人每個月都有四五次,被弄得焦頭爛額。”但現在,電梯出故障的頻率下降了許多,“電梯困人幾乎不太發生了,一個月也就接到五六個電梯報修電話”。
與此同時,花在電梯上的錢也更少了:“小區總共30部電梯,參保之前,每年500元以下的小修大概要花10萬元,500元以上的大修也要花十幾萬元,維保單位的價格是10萬元左右, 加起來要三十幾萬元。而參保之后,6臺新梯的保費是每臺每年6500元,另外24臺舊梯的保費優惠后是每臺每年9000元,加起來只需要26萬元。”
這一結果,也是電梯“養老”保險設計之初希望實現的目標。
中國人保杭州分公司團體保險部副總經理蔡冰潔把保費“揉碎”了分析給記者聽:“以5年以下的新梯舉例,6500元的保費,其中4000元是給維保公司做日常維保,1000元是電梯年檢費,我們真正能支配的,是剩下的1500元。”
“保險公司想要降成本,肯定會要求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做到位。”蔡冰潔告訴記者,他們和杭鋼集團等公司合作組建了一支專業團隊,協助業委會選擇高水平的維保公司,對維保質量進行監督,對電梯發生的一般維修進行定損,將電梯日常維保做到最好。
正因如此,大滸東苑BC區并不是電梯“養老”保險運轉良好的孤例。據統計,目前拱墅區有3411臺電梯參保,參保電梯故障率較參保前下降20%,電梯投訴量同比下降33%,大修提速90%以上,在杭州市電梯故障高發榜上的小區全部實現摘帽。
拓寬保費來源
加裝電梯也能參保
護住了小區業主的安全,解決了物業的后顧之憂,電梯“養老”保險優勢顯而易見。但電梯“養老”險的推行并非一帆風順,保費從哪里來?這成為很多小區特別是“錢袋子”不寬裕的小區最頭痛的問題。
而現實中,最需要為電梯上保險的小區,恰恰是保費資金籌措困難、老舊帶病電梯較多的回遷房、經濟適用房、農轉居“三類”小區。據統計,杭州市拱墅區共有5000余臺住宅電梯,其中近五成小區業主有意愿給自家電梯上保險,卻有不少因缺乏保費擱置。
“因此這3年,我們也在不斷完善電梯‘養老’保險制度。” 拱墅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國成說,“除了不斷推動保險公司在維保方面更好地起到第三方監督作用外,我們還在探索開拓保費來源,并將加裝電梯也納入投保范疇中來。”
李國成告訴記者,目前,拱墅的電梯“養老”險保費主要來自原先電梯固定的維保、小修和檢驗費用,剩余缺口則由小區經營性收入補上,“但有些小區經營性收入很少,物業費也不高,保費缺口就得另想辦法”。
去年8月,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聯合發文,提出以杭州市拱墅區為試點,投保電梯全生命周期綜合保險可申請使用物業專項維修資金。
今年5月,拱墅區的青莎閣小區吃上了“頭口水”,經資金列支范圍內專有部分面積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且人數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電梯保費的30%申請使用了物業維修資金。小區業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筆錢是專款專用,應該說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小區的資金壓力。”
記者了解到,今年拱墅區還將有1000臺電梯購買“養老”保險,其中盛德欣苑、尚品庭苑等小區也使用物業維修資金給電梯上保。
杭州市物業維修資金管理中心主任凌一軍表示,將根據試點情況進行成本核算,將投保電梯全生命周期綜合保險產生的費用與傳統維保產生的費用進行對比分析,再根據情況向杭州全市推廣。
此外,政府部門也在出臺保費降費及降低投保門檻的相關政策。目前拱墅區已出臺“雙10%”保費降費政策,即當年參保電梯總數的10%電梯,保費可在原基礎上下降10%。“近1000臺‘老大難’電梯已納入保險受惠面,涉及依錦苑、蠶花園等多個小區。”李國成說。
不僅是“三類”小區電梯有意愿參保電梯“養老”保險,為解決加裝電梯落實責任主體難、后續長效管理難等突出問題,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也在陸續參保中。
去年1月,全國首份加裝電梯“養老”保險在杭州市拱墅區天時苑7幢4單元落地。今年6月,杭州拱墅區大關街道西一社區居民代表、人保公司與電梯公司一起簽訂了一份加裝電梯“養老”綜合保險合同,首創電梯土建、鋼結構以及連廊加入到電梯的保險項目中,將電梯相關聯結構參保一體化。
保險公司與居民保險合同從一年一簽升級到一次性簽保電梯17年的使用時限,即在電梯從落地使用到報廢的全生命周期里,由保險公司作為電梯安全管理主要負責方,為電梯加裝后的維保、人身意外等問題上了一道“保險”。
樹立產權意識
實現有效自主管理
然而,電梯“養老”保險并非可以解決所有小區的電梯管理問題。
同樣在拱墅區,一開始就購買電梯“養老”保險的小河佳苑小區,就遇到了保費斷檔的新問題。
“之前的保費支出,是因為有一筆電梯安全黑榜摘帽而得的政府獎勵金托底,現在這筆獎勵金快用完了。”小河佳苑業委會主任王震告訴記者,作為回遷安置小區,小區經營性收入有限,94臺老舊電梯每年需要86萬元保費,單靠經營性收入無法支撐。
那么由小區居民來承擔是否可行?記者算了筆賬,小河佳苑共有3745戶居民,即使保費全部由居民自付,每戶每年為200余元,數字看起來并不算大,但王震卻說行不通:“很多居民有一個觀念很難扭轉過來,認為電梯運行應該由物業或政府部門來兜底。”
在一些學者和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看來,小河佳苑面臨的難題,從某個側面反映的正是電梯產權意識、業主意識尚未確立的問題,也可以說當前的小區治理,還有不少依賴政府、物業的想法和做法,難以形成有效自主管理。
這方面,部分街道、社區正在破題。浙大城市學院法學院副院長孫雁就觀察到,現階段杭州正在黨建引領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居民加入到小區電梯管理中,基層自治組織也在慢慢建立,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大關街道西一社區業主自發組建小區電梯安全志愿者小分隊,金星桃源居小區也成立了電梯觀察員隊伍,讓電梯實現了自主管理。
“不過要讓這些基層自治組織真正發揮效用,還需要時間,也需要政府部門慢慢引導。”孫雁說。
在長期研究老舊小區改造、小區長效管理的孫雁看來,回遷房、經濟適用房、農轉居“三類”小區的電梯管理,和老舊小區的管理一樣,后續發展考驗基層治理能力。而這個能力的培養,并非一蹴而就。“一方面,政府部門不能立即抽身,而是應該分層分步逐漸退出,從一開始的政府兜底,慢慢轉化為居民出一點、政府補助點、周邊企業承擔點,到最后實現居民完全自治。”
另一方面,電梯管理也考驗政府部門的管理精細化。孫雁認為,居民自治并不意味著政府部門的完全放手,“‘三類’小區中確實有一批生活困難的人,本身就是政策救助對象,各項出資存在現實經濟困難。”她建議政府部門可以換個思路,把相關補貼資金的投放精確到人,而不是放到片區。以小區電梯管理來說,就是引導居民自己出資,部分確實有困難的群眾,由政府補貼到人,再由補助人來出資出力,實現自主管理。
“總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更為公平、均衡的管理體系,既能夠實現‘小區事是老百姓自己的事’,也可以解決部分困難群體實際問題。”孫雁說。而這,無疑也是基層治理的一大努力方向。
居民參與讓管理更高效
電梯管理之難,難在所有權、使用權、管理權相分離,經常是“開發商買但不管,物業公司管但不用,業主用但不直接參與管理”。電梯“養老”保險的出現,無疑是切中要害的探索,市場化機制的引入,也將讓電梯和汽車一樣,實現風險均攤,最終電梯的使用者得實惠,保險企業也有利潤。
但在采訪中我們發現,關于電梯安全,電梯“養老”保險只是解決途徑之一,要從根本上破解高齡電梯管理之難,需要居民作為小區治理主體參與意識的回歸,更需要將居民納入到整個小區治理體系,形成公約意識。
小區電梯想要上保,首先需要業主對電梯有共同的管理意識,認可搭乘電梯的權利和對其進行維保的義務并存;電梯也并非“一保”了事,還需要業主的共同維護,如不讓電動車上電梯,不隨意破壞電梯等公共設施。唯有居民發揮主動、形成公約,塑造“公共精神”的價值認同,才能自覺為實現公益相互協力。
放眼看去,一部電梯的維保監管,其實是城市管理的縮影。時代的滾滾車輪,把我們帶入到一個開放的、流動的、分工明確的社會化體系之中。這也就意味著,社會事務變得越來越龐雜、越來越細化,再有能力的管理者,也無法時時都在場、處處不缺席。因此,只有最大程度發動居民自治,將“不關我事”變成“分內事”,才能“四兩撥千斤”地將眾口難調一一化解,也才能讓城市管理更高效、更精準。(記者 吳佳妮 見習記者 葉怡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