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一杯好濃,人四方清香,世間何為好,還待茶中嬌。”著名詩人艾青曾經在乘坐一趟開往杭州的列車時,在車廂留言本上留下了這樣美妙的詩句。
當時這趟列車上的每位乘務員,從始發開車后,就要拿著特制的銅茶壺為每位旅客沖一杯熱茶,走完一節車廂,需要八壺熱水。這樣的服務在今天看來,有些不可思議。
在這趟列車開行一年后的1988年8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它為“西子號”,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親自題名。
三十而立,歲月無痕。昨天是“西子號”三十歲的生日。杭州客運段的“西子姑娘”們在杭州東開往北京南的G20次“西子號”品牌列車上與當年的老乘客、老車長以及車上的旅客一起,為這趟代表杭州的列車辦了一場慶生會。
昨天早上七點半,由杭州東開往北京南的G20次“西子號”靜靜地停在杭州東站五號站臺上。這趟列車車型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復興號”高鐵。
列車的13號車廂前,一位身著高鐵制服的乘務員正在演奏小提琴獨奏《歡樂頌》。好奇的人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像。走進車廂,旅客們驚嘆:這哪是高鐵車廂,而是派對現場。
整個車廂被裝飾一新,進門處掛起了“30歲生日快樂”的彩帶,行李架兩邊展出了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仿佛帶領旅客們穿越到了30年前,講述著“西子號”成長的點點滴滴。
為了讓大家了解“西子號”的歷史,鐵路工作人員準備了一場“歷年乘務員制服秀”。
盛大的生日PARTY接近尾聲時,第一代“西子號”列車長龍杏玲和一位同為8月5日出生的幸運旅客切下了生日蛋糕。“這是一趟很有故事的列車,這趟旅行不一般……”帶著家人去北京旅游的劉先生意猶未盡。
開行就裝著當時稀奇的空調
首先出場的是第一代“西子號”列車長制服。身著全白色的連衣裙的列車長車菲菲提著一只茶壺,沿著過道邊走邊為旅客們沖茶倒水。一旁,已經退休多年的第一代“西子號”列車長龍杏玲忍不住感慨,“時間過得太快了,當年我就是穿著這套制服,為旅客們服務的。”龍阿姨1989年進入“西子號”班組,隨后成為了它的第三任列車長。“當年我們這趟列車從內到外都與眾不同,車廂安裝了空調,在當年還是稀奇物。”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手機還沒有普遍使用,旅客上車后有什么急事都會找乘務員幫忙。回憶起曾經“西子號”上的暖心事,原杭州鐵路分局宣傳部文聯秘書長趙錫南一下打開了話匣子。“有旅客出門忘了拔電熨斗的插頭,有的人把大筆的錢隨手放在桌上忘記向家人囑咐,有的人出門鑰匙忘記拔了,有的人貴重物品落在賓館里了,但凡是旅客來向乘務員求助,大家都會盡力幫助,我當年在杭州鐵路分局負責宣傳工作,平時接觸到發生在‘西子號’上的好人好事一個接一個。”
“西子號”的服務有多好?一個數據可以反映出:從1987年開行后3年多時間里,收到了數萬條表揚建議留言,卻沒有收到一條旅客批評意見。
酷炫的橙黃色雙層空調火車
1995年,“西子號”的車廂換成了當時全國領先的橙黃色雙層空調車底,分為雙層硬座車和軟座車,運行比之前更加平穩。
“真是瞬間回到二十年前。”35歲的張立是“西子號”的老乘客了,他拿出一張保存完好的紅色車票,那是2000年7月7日的下午,張立乘坐著這趟Y203次“西子號”從無錫回到杭州。“小時候家里離鐵路不遠,常常看到一列雙層火車駛過艮山門,15歲那年的暑假,我存了足夠的零花錢,瞞著家人和小伙伴們第一次登上了這趟‘西子號’列車。”
這趟代表著杭州的“西子號”沒有讓小張失望。“開車后乘務員會在車廂里面主動做自我介紹,服務真是沒的說,車廂的連接處設置了工藝品鋪子、小書店、小賣部、小酒吧等設施,車上的旅客會互相聊天,那時乘車旅行本身也是一種獨特的生活。”
曾經在“西子號”上,還有一本以它為名的期刊。恰好趙錫南就是《西子號》雜志的主編。“這本《西子號》雜志1993年創刊,每季度出刊一次,主要刊登鐵路旅行常識、講述發生在車站和列車上的暖心故事,此外還附有詩歌、散文等文藝作品,當年主要投放在列車和車站里,在那個沒有手機電腦的年代,這本雜志很受旅客歡迎。”
眾多旅客往返滬杭的首選
2007年4月18日,“西子號”換裝成白色的單層準高速列車,每天往返于義烏至泰州間。高性價比的“西子號”成為了眾多旅客往返滬杭兩地間的首選。26歲的旅客顏祥就是“鐵粉”。小顏說,當時坐這趟列車從杭州到上海南硬座票價只要29元,車程還不到一個半小時,即使后來滬杭高鐵開通了,自己還是會抽空坐坐“西子號”。
成為杭京線中的一員
2013年6月28日,在寧杭、杭甬高鐵開通之際,浙江省和上海鐵路局商定,將 “西子號”移植到杭州至北京高鐵列車上“生根開花”。
“西子號”又搭上和諧號高鐵的翅膀,走出長三角,成為了杭京線中的一員。
升級為最先進的“復興號”高鐵
今年4月10日,這位代表了杭州的“西子姑娘”再次升級成了國產最先進的“復興號”高鐵,擔當杭州東往返北京南的G20/39次列車。
三十年來,“西子號”列車安全輸送旅客4千多萬人次,獲得旅客書面和來信表揚上百萬件,列車先后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數十項省部級以上榮譽。(記者 吳崇遠 通訊員 馮洲 王椰萍 實習生 王靜穎 董旭明)
編輯:
傅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