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FRC(即國際9~12年級中學生機器人對戰賽,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機器人比賽之一)季后賽“中國機器人總決賽暨錢江國際機器人邀請賽”總決賽在杭州蕭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本屆競賽共有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52支中學生隊伍參加,是國內舉辦的參賽隊伍及國際隊伍最多的FRC賽事。
此次比賽中,錢江國際機器人邀請賽決賽共產生冠軍隊3支,分別是紐約史岱文森高中、凱特琳大學FIRST機器人社區中心、深圳科學高中;中國機器人總決賽共產生冠軍隊4支,分別是上海未來之城青少年STEM教育實踐體驗中心、蘇州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杭州第二中學、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
杭二中隊伍
和排名第一的組成聯盟
早上八點,賽場兩側就已座無虛席,各個隊伍的助威團穿著自己設計的隊服在場上吶喊助威,還有許多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前來觀賽。候賽區內所有參賽選手正緊張地為自己的設備做最后的調試。
上午首先開始的是國際對決賽。“嘟……”伴隨著解說員的一聲令下,比賽開始,紅藍兩個聯盟的機器人們立即啟動,開始搬運場上的黃色能量塊。
此次比賽的主題叫能量強化。根據規則,兩個聯隊的游戲角色和他們的人類操作手被困在了游戲中。為了逃離,聯盟必須利用他們的能量方塊來控制天平,同時可以通過交換站傳遞能量方塊,最后爬升到一定高度,并與對方決一死戰,每場比賽3分鐘。
國際賽結束后,下午是選拔參加國內賽的隊伍。
根據前兩天的小組賽排位,排名前八的隊伍可以為自己選擇聯盟隊友,每隊選兩支隊伍形成聯盟。
“我選擇5515”、“我選擇6353”……眼看名額就快沒有了,沒有一個杭州隊伍被選上。很快,場上就剩下最后一個名額了,全場沸騰起來,杭十一中、杭師大附中國際部、蕭山中學、杭外等12支隊伍,大多都是一個月前才組的新隊,這些打比賽的資深老手會選他們嗎?
就在大家快要放棄的時候,小組賽排名第一的隊伍MITO(蘇州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報出了“1902——杭州第二中學隊伍”,杭二中的這群孩子成了杭州唯一一支進入中國賽決賽的隊伍。
“聽到他們報出我們隊的序號時,我都懵了。”讀高二的單昱笑著說,這次RCC機器人比賽的宣講會就在杭二中舉辦,他對機器人比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和學校社團的幾個同學一起報名參加了這次比賽。
一周前,他們參加了主辦方組織的“創客營”活動,他們和一個國際隊伍配對,在外國伙伴的幫助下完成了自己搭建的機器人。在排位賽中他們成績并不是非常好,能被第一名選中當隊友,單昱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他們昨晚研究了我們以前的比賽,說我們隊有潛力,可以助攻和設置障礙。”知道自己的隊伍被選上之后,剛考入杭二中的楊宇航悄悄地打聽了下被選上的原因。
一臺設備十幾萬元
隊員們不舍得開空調
半決賽一開始,因為機器出故障,這支聯盟兩次申請暫停比賽,在第三次開賽時,因為前兩次的故障導致隊員們亂了陣腳,一開場就被對手超出了五十分。不過就在這緊急關頭,一個隊員急中生智,發現自己隊伍已經占領了兩個天平的所有權,及時打開了雙倍積分,于是積分以倍數增加,反超了對手,最后獲勝。
不過經過這場比賽,他們的機器受到了比較大的損害,最后由一支南京的隊伍替補,最終完成比賽,取得了中國賽區冠軍的成績。
杭州第四中學俞文周老師告訴記者,這次參加比賽的杭州隊伍都是剛剛建立的,目前杭州學校對FRC機器人比賽的了解相對較少,他們隊伍兩年前注冊了FRC,是浙江第一支注冊FRC比賽的隊伍。“注冊FRC要5000美元,折合人民幣3萬多元,為了注冊,我們還組織了一次眾籌。比賽組委會會提供一些零件但需要購買,我們沒有資金就只能自己想辦法用現有的材料制作。”比如,他們參賽的機器人用夾子替代了組委會提供的輪軸。
“一臺設備一般都要花十幾萬元,我們自己節衣縮食,錢都用在設備上了。”和杭州二中隊一起拿下冠軍的蘇州MITO戰隊的隊長陶熠透露,最初,他們是在一個地下室里工作,因為沒有資金,甚至不舍得開空調。
“我們的隊徽是一只背著兩只蝸牛的齒輪,當時我接手時只有兩個人。”陶熠說,去年他們戰隊在鄭州獲得了FRC機器人大賽的冠軍,因為這一成績后來獲得了蘇州市政府的支持,資金上的困難才有所好轉,現在他們的團隊已經有30多個成員,來自全國各地。
冠軍不是一蹴而就的,陶熠說在鄭州的FRC機器人大賽之前,他們參加過兩次比賽,分別以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的成績收尾,但是他們扛下了這兩次打擊,在第三次的比賽中就拿下了冠軍。從剛開始的不成熟到最后的連冠,陶熠認為他們能夠成功的關鍵就是堅持,也是他對所有參賽新隊伍的建議。(通訊員 陳宏程 記者 梁建偉)
編輯:
傅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