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點,上城區南星街道水澄橋社區的“智慧小屋”里擠滿了前來體驗的老人:有人悠閑地上網瀏覽新聞,有人坐在電視機前挑選喜歡的影視劇。不過小屋里人氣最高的設備,非多功能自助醫療一體機莫屬。數位居民圍著機器議論紛紛:“一次性能完成血壓、血糖、心率等多項健康監測,而且登錄一次之后,下次登錄只要刷一下身份證,自己的健康數據就會自動顯示在屏幕上,實在是太方便了。”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嚴峻的“銀發浪潮”已經席卷全國各地,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的比例大幅度提升,失獨家庭養老等等問題也變得尤為尖銳。但現有醫療和護理資源的匱乏致使養老服務遠遠不能達到人們的期望,醫護機構的信息反饋不夠及時,子女們長期不在身邊,擔心父母健康狀況的情景常有發生。而在當下這個互聯網時代,“黑科技”遍地,卻正在慢慢改變老年人的生活,以及他們的養老方式。
新體驗:通過App幫臥床的老人翻身、抬腿
智慧賦能,更聰明的醫療讓養老體驗更智能
據了解,水澄橋社區有60%以上的居民是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功能自助醫療一體機的自助健康服務操作簡單易上手,深受歡迎。水澄橋社區書記楊帆告訴記者:“機器會對用戶的身份信息進行自動記錄、存檔。”不過一體機最“給力”的地方,是它可以根據每次體檢的數據,自動跟蹤居民的健康狀況,并及時向社區醫務室反饋異常數據,真正做到“預防勝于治療”。
“一體機打通了醫務室和社區的醫療數據,方便居民第一時間了解健康信息,及時接受治療,是真正的‘智慧醫療’。”楊帆說。
而事實上,如今“智慧”一詞已經被時代賦予了更加寬廣的內涵,智慧醫療更是讓一切變得更加智能、快捷、便利。
家住西湖區古蕩街道的李阿姨今年51歲,她的小姨從30多歲開始臥床,至今已有30余年。“以前都是我媽媽在照顧小姨。前些年我媽媽去世后,就由我來照顧她。”李阿姨說,由于小姨經常大小便失禁,一天換幾次床單是常有的事,“小姨的精神方面有些問題,所以如果她不配合,換一次床單就要一個多小時。”而自從浙江大學微納技術與精密工程研究所和西湖區古蕩街道簽約,李阿姨作為遠程智能護理系統的試點家庭,照顧小姨的工作變得輕松了不少。
李阿姨介紹說,她現在使用的這套遠程智能護理系統,長約2米、寬約90厘米,從外觀上看,和普通的床沒有太大區別。不太一樣的是,在床頭有個遙控器,上面有11個按鍵,包括側翻、起背、背平、抬腿等功能,床尾的墻頭還有一個實時監控的攝像頭。
更重要的是,這套護理系統還能遠程遙控。“家屬可以在手機上安裝一個App,只要有網絡,都可以通過App給老人翻身、抬腿,這樣可以避免久臥床引起的褥瘡、靜脈曲張等問題。App上還有視頻功能,比如在進行‘側翻’操作時,你可以看到側翻的實時畫面。”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這張床的數據采集系統,可以記錄老人的血壓、血氧、體溫等參數。如果老人身體出現異常,家屬的手機App和古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會接到報警。
“我自己也試過,床很軟,感覺很方便,使用一下側翻功能,人就側過身來了,很容易就能把床單拉出來。”李阿姨說。
新布局:“試水”智聯網養老
定制服務,互聯網企業紛紛進軍智慧養老產業
除了智慧醫療,利用各類傳感器等物聯網技術,以及智能數據處理、云計算、3G移動通訊等手段,將老人、政府、社區、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等緊密聯系起來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如今也正在慢慢流行起來。
就在不久前,北京響起一聲“驚雷”:阿里投身養老領域,對外開放智聯網養老樣板間。在北京長陽普樂園愛心養老院,阿里巴巴聯合合作伙伴life smart云起智能,共同打造了智聯網養老樣板間,里面加裝了多功能環境感應器、超級碗、多功能報警器、智能燈泡、戶外攝像頭、隨心開關等智能設備。
在普樂園愛心養老院閆帥看來,智聯網養老既能緩解養老院人員不足的問題,也能讓老人有更好的入住體驗。他認為,“有人陪護、有人照顧、有人看到”是老年人的真正需求,老人的孤單是精神上的孤單。“如果能夠通過天貓精靈、life smart解決這些問題,是再好不過了。”
例如,一鍵呼叫緊急救援裝置,可以讓老人在發生意外、突發疾病時,第一時間通知救援人員。而樣板間里能夠感應人體、空氣濕度、溫度的傳感器,可以通過智能聯動,自動打開或者關閉空調,保證屋內始終保持適宜老人居住的環境;夜間,在感應到老人起床的動作時,傳感器也會自動打開燈光照明,讓老人不必在黑暗中尋找開關。更神奇的是,智能開關還會在夏天時將燈光自動調成偏冷色調、冬天時自動調成暖色調,因為老年人同樣需要不同色彩帶來的不同心理感受和體驗。
阿里巴巴AI labs北京中心負責人聶再清表示,打造智聯網養老樣板間是為了探索老人的真正需求,將會把很多年輕人用的技術通過語音交互的方式讓老人感受到,讓語音助手更懂老人,讓老人享受到科技的普惠。
事實上,不僅僅是阿里,很多互聯網企業也在嘗試著研究老年人適合的產品。本月,京東家電就發布了適老電器標準。同時,京東商城家電事業部總裁劉俊宣布,京東家電將適老產品單獨拆分,打造家電新品類,為老年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產品和全面的、精細化、定制化產品服務,為他們打造家電消費的“護身符”和“照妖鏡”。
“中國正在進入老齡社會,但市面上所謂針對老人開發的電器產品多數停留在按鍵字體加大、智能功能減少這樣想當然的皮毛階段。實際上現在的老年群體早已經不是垂垂老矣的形象了,很多老年人對各種新鮮事物保持著熱情和好奇心。怎么能滿足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京東商城家電事業部總裁劉俊表示。
“智慧養老” 應闖出新路子
事實上,就在“互聯網+養老”概念如此火爆的當下,在采訪中,仍有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融合尚未走出起步階段,目前許多層面的養老服務仍然無法有效地與互聯網進行對接。并且,尚屬新鮮事物的“互聯網+養老”領域,與之相關的規章制度并不完善,市場也還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一方面,“互聯網+養老”的關鍵在于智能化設備的應用。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設備都可以做到實時跟蹤老年人的身體情況,并形成數據統計,但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需求問題卻還沒法通過互聯網得到妥善的解決。所以,除了要開發適宜老年人的可穿戴設備之外,還需要對傳統業態養老服務進行改造升級,提供有針對性的養老服務產品。
另一方面,推進“互聯網+養老”的重擔也不應都壓在企業的肩上,政府部門應當在推進“互聯網+養老”模式過程中扮演好引領者、支持者和參與者的多重角色,依托現有的資源和社會力量,通過O2O模式等方式,搭建養老服務網絡平臺。而在政府已經在前方搭好臺、鋪好路的基礎上,面對老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現狀,養老服務商也必須進行一輪革新和改造。
有關專家認為,政府和養老服務商之間應充分采取購買服務、公私合作等模式,鼓勵、支持更多的互聯網企業和社會化服務商進入養老服務市場。此外,在提供傳統的養老居家及上門服務之外,服務商還可以將目光鎖定在老年電子商務、老年互聯網金融、老年教育等新業態之上,“智慧養老”應扎扎實實闖出新路子。(記者 莊鄭悅 李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