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麗水7月30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7月29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國際研討會于浙江麗水舉行,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加快建立健全中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言獻策。與會專家們總結探討了麗水在綠色發展的探索實踐。
麗水市是以前浙江的相對欠發達地區,但多年來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堅定不移保護綠水青山,努力把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麗水的實踐和成績多次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點贊。
生態產品是指在不損害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生態系統為人類生產生活所提供的物質和服務產品,主要包括物質產品、調節服務產品、文化服務產品。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是指一定區域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的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包括物質產品價值、調節服務價值和文化服務價值。
據介紹,麗水市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產品供給、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的產品,發展生態農業、健康醫藥、旅游等生態型產業,實現生態價值轉化。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麗水市打造了“麗水山耕”模式、“遂昌趕街”模式、“國鏡藥業”模式和“古堰畫鄉”等模式,為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提供了“麗水樣板”。
以“麗水山耕”模式為例,針對山區城市農產品品類多而散、主體多而小,形形色色的農業品牌難以在市場形成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現狀,為打造一個覆蓋全市的公用農業品牌,引領農業產業體系轉型升級,打造了“麗水山耕”農業公用品牌引領下的“1+N”全產業鏈公共服務體系。“麗水山耕”提出的通過品牌帶動服務的模式整合麗水市優質的農業資源,形成母品牌與子品牌、政府與市場、生產者與服務商等各方面的合力,推動麗水市生態精品農業的發展。
“麗水山耕”,是全國首個含有地級市名的集體商標,已成為農業版“浙江制造”和浙江省十大區域公用品牌產品,品牌價值高達26億元,旗下涵蓋了16.28萬畝合作基地、164個背書產品、131個母子品牌商標,加盟企業達773家,共與489家農業主體簽訂品牌使用協議,“麗水山耕”集體商標已有16個類別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注冊成功。今年1至6月,“麗水山耕”品牌銷售額累計已達33.78億元,平均溢價率達30%,。“麗水山耕”品牌的建設推動優質農產品的銷售額,2017年實現年銷售額41.8億元;同時實現了產品價值的提升,自2014年9月品牌發布之日起農產品銷售平均溢價33%,綠水青山的價值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基于生態本身的優良。十多年來,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麗水市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堅定不移保護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生態環境狀況不斷改善。麗水森林覆蓋率一直穩定保持在80%以上,2017年空氣質量優良率93.2%,優良天數340天。水環境質量二級以上河流占88.5%。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14年在浙江全省第一,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連續9年全省第一,生態文明總指數全省第一,率先實現省級生態縣全覆蓋。
據了解,未來,麗水將通過實施綠色發展行動、創新市場機制,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創建麗水國家公園,提升生態資產價值品質、打造國際交流平臺等眾多舉措,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編輯:
傅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