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tkqou"></i>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央廣網

          國家住建部專門發文要求各地學習金華做了什么

          2017-09-15 09:32:00來源:浙江在線
            盛夏時節,記者輾轉數百公里,穿城郊、訪山區,入鄉鎮、進農家。一次次推心置腹的談話,一個個清新潔凈的村莊,一群群五湖四海的游客,令人深切地感受到,歷時3年的金華農村垃圾分類,已重塑鄉村。
            地處浙中,金華市有145個鄉鎮4472個行政村,垃圾分類工作已基本實現覆蓋;“轉型升級”后的農村,村莊變美,有些賽過城里,不少成為景區。因此,國家住建部還專門發文,要求各地學習“金華經驗”。
            垃圾分類,實惠農民
            都說,垃圾是人類的另一部歷史,垃圾處理也總是考量著人類的智慧。辦法總比困難多。3年前,金華因垃圾圍城之憂,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試點工作。
            澧浦鎮瑣園村就是試點村。74歲的楊金環奶奶坐在自家的廳堂里,悠閑地搖著蒲扇。她擺了個玩具小攤,日盈利有五六十元,生活很愜意。“都是托了垃圾分類的福。”楊奶奶說,這個廳堂原來有六七個廢豬欄、四五個雞舍,又臭又臟。當時,鎮干部要來推行垃圾分類,楊奶奶沒當回事。“鎮干部還說,按什么可回收、不可回收分。農民哪有垃圾不可回收的,雞糞還能當肥料呢。”楊奶奶回憶說,大家剛開始都沒聽懂,好容易說通了,干部就被大家“嘲笑”了,這不就是“能不能堆肥、會不會爛”嗎?
            從此,會爛、不會爛就成了金東人的垃圾分類法。楊奶奶不識字,村干部就教她認顏色,綠色桶裝會爛垃圾,灰色桶裝不會爛的。“剛開始,村里有圍裙、肥皂送,我是跟著分的。分著分著,就習慣了,沒東西送也分。”楊奶奶咧著嘴笑道。
            現在的瑣園,早已不是當初的模樣。利用村里龐大的、原本搭滿豬欄雞舍的明清古建筑群,該村發展起了旅游業,現已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日均接待游客三四百人次。
            離瑣園村不遠的六角塘村,許多村民在村文化禮堂乘涼。垃圾分揀員周建秋一來,氣氛就活躍起來了。村民們七嘴八舌地問,誰家垃圾分得最好?誰家垃圾桶最干凈?“現在村里都有了新‘相親大法’了,這戶人家做親家怎么樣,看看家門口的垃圾桶干不干凈,垃圾分得好不好。”周建秋解釋道。
            垃圾分揀員的職責,就是給每戶人家倒垃圾,并在農戶會爛、不會爛分類的基礎上,把不會爛的分揀成好賣、不好賣。“會爛的送到太陽能堆肥房堆肥,好賣的拿去賣,不好賣的送垃圾填埋場。農戶分完,我再分,這叫垃圾的‘二次四分法’。”周建秋說。
            天天與家家戶戶的垃圾接觸,村里又有“以垃圾論婚嫁”的新習俗,所以周建秋“很吃香”,村民愛圍著她聊天,掌握第一手信息。
            農村的這一新習俗,讓金東區農辦工作人員王瑞良很開心。他曾是澧浦鎮分管垃圾分類的鎮干部。他常說,從隨手扔到隨手分,看似一字之差,卻是千年一變。而這千年一變,也確確實實給農村帶來了好處。
            記者在六角塘村文化禮堂里采訪兩個多小時,沒有發現一只蒼蠅。村民說,他們的蚊帳也早已“下崗”了。以前嫌棄農村的城里親戚,周末都爭著住到村里,讓村民倍有面子。瑣園村變化更大,垃圾分類后,村子直接成了景區。
            規范分類,一學就會
            點上開花易,面上推廣難。
            眾所周知,農村工作推廣最難。金華4472個村,基本上村村開展垃圾分類,著實令人驚嘆。
            “其實就是不停試驗、不斷總結,再拿出好的辦法推廣,耐心糾正各種反復。”金華市農辦副主任鄭俊杰說,在試點之初,他們就堅持“農民可接受、財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廣、長期可持續”的原則。
            在鄭俊杰的辦公桌上,我們看到一本名叫《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范》的白色小冊子。他介紹,這是全國首個垃圾分類地方標準,由金華市農辦提出,金東區農辦、金東質監局、浙江大學、中國計量大學聯合起草,去年底金華市質監局正式發布。
            這本僅18頁的小冊子,可學習、可操作性極強,從垃圾車設計、垃圾桶大小到太陽能堆房建造,應有盡有,圖文并茂。再加上金華市農辦此前出臺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以及《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合格村驗收標準與規程》,即便是一個垃圾分類新手,都能很快上手,在村莊里實施垃圾分類。
            蘭溪市東山項村就是這么學起來的。這個今年初才開始垃圾分類的村子,短短數月,已經是蘭溪市垃圾分類優秀村。村支書項寶其把白色小冊子當寶貝,“想要有后發優勢,就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做得更好。”
            東山項村是市里較晚實施垃圾分類的行政村,因此能將前面村莊探索的許多經驗“為我所用”:制定網格化管理措施,把全村分成若干小組,再由黨員、村民代表聯系到戶,這是金華較為通用的“黨建+”做法;以垃圾分類為抓手,打造東山項為項羽最大后裔旅游村……這些都是早有成功先例的。
            不過,東山項村兩委也貢獻了自己的智慧:深化了垃圾分類“榮辱榜”,設立了村垃圾考核組,對家家戶戶每月垃圾分類情況進行考核,還每月一公布。“如果你家每個月都倒數,臉上掛得住么?”項寶其反問道。
            為實現垃圾分類長效化管理,今年金華市農辦又在全市農村推行太陽能垃圾房“房長制”,要求每個有太陽能堆肥房的村子都張貼“房長公示牌”,公示房長的電話、職責。東山項的“房長”項寶其早早就掛牌“上崗”了。
            他除了要檢查陽光房衛生是否整潔有序、檢查垃圾分揀員分類效果、登記垃圾清運情況外,還要確保陽光房配套設施定期維護和安全生產。“這個垃圾清運記錄本就是個證據本,通過記錄我們村運出去垃圾的多少,就能倒查我們村垃圾分類徹不徹底,很有‘威力’。而我拿著這個記錄本,也能時時監督垃圾分揀員的工作,倒逼分揀員督促農戶做好分類。”項寶其說。
            為了保障垃圾分類長效運行,金華市人大常委會早在2015年年底,就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理作為立法調研課題,由市農辦成立調研組負責研究。目前,相關法律條文草案已經金華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并提交人大常委會。
            綠色生活,重塑鄉村
            今年來,一個名為“生態洗衣房”的便民設施風靡金華,由蘭溪和浦江不約而同先試先行,并逐步在金華農村生根發芽,目前全市29個村的50個生態洗衣房已投入使用,另有109個村的127個生態洗衣房正在建設中。
            所謂“生態洗衣房”,其實就是村集體洗衣房。塘邊洗衣是農村的一個傳統,而如今的金華農村,連池塘都舍不得洗衣服了。黃店村是金華最早建生態洗衣房的村,村干部王老四說,洗滌劑洗衣產生的污水,會提升池塘水質總磷的含量,導致水中微生物出現異常、水體污染。
            垃圾分類“點化”了金華農村。村干凈了,水要干凈;水干凈了,家要干凈。走進游埠鎮范院塢村村委會主任孫素玲家里,記者著實驚嘆了一會兒。她家房前屋后看不見一點垃圾,庭院物品堆放得整整齊齊,隨處可見的是精心打理過的果樹、觀賞性花木、盆栽盆景,盡顯主人的用心。
            自去年4月份起,游埠鎮為了鞏固垃圾分類成果,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了“潔美家庭戶”評比活動。評選標準從環境衛生、庭院擺放和綠化程度都作了詳盡規定。
            在孫素玲的帶領下,11名巾幗志愿者不定期走家串戶,從環境衛生、庭院擺放和綠化程度等方面進行打分。“我家還不是做得最好的。大家都養成習慣了,家里亂糟糟的,總感覺不舒服。”孫素玲說。
            家干凈了,生產方式也要干凈。
            蘭溪市赤溪街道常滿塘村,千畝荷塘隨風搖曳。7月31日,為期3天的蘭溪第二屆荷花節在這里開幕,吸引了一大撥慕名而來的游客。
            盡管忙碌,村民楊洪奎心里卻樂開了花。每個蓮蓬2元,他一天就賣掉2000個左右,還要給上海市場發貨3000多個。他家雇了十個工人,都來不及采摘。
            “我以前是養珍珠的,污染環境,也沒掙到多少錢。現在種荷花,保護了環境,錢也掙得多了。”這個養了半輩子珍珠的農民,終于收獲了大自然的慷慨回饋。楊洪奎只是常滿塘村2000多畝荷花種植戶的一個縮影。
            垃圾分類的綠色生活,正在重塑金華農村。(記者 徐曉恩 徐賢飛 傅穎杰 何賢君)
          編輯: 傅煒如
          關鍵詞: 垃圾分類;農民;垃圾

          國家住建部專門發文要求各地學習金華做了什么

          金華市有145個鄉鎮4472個行政村,垃圾分類工作已基本實現覆蓋。

          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v_午夜福利精品无码无删_91大神大战丝袜美女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
          <i id="tkqou"></i>
        1. <i id="tkqou"></i>
        2. <i id="tkqou"></i>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 |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国产欧美在线 | 亚洲精品在线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久久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