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正在邁入老齡化社會,如何養老成為全社會關心的話題。而在老齡人口中有這樣一群人是現階段最困難、最脆弱的群體,那就是農村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他們沒有能力照顧自己,也沒有錢住養老院。
貴州是一個并不算發達的省份,但是面對農村養老的問題,他們眼下正在做一件惠民利民的大實事。
貴州農村失能老人有了新的“家”
吳元華,今年53歲,是貴州省岑鞏縣水尾鎮臘巖村村民。去年9月份,他突發腦淤血,出院后就再也沒能站起來,至今已經癱瘓一年,吃、穿、大小便都需要人護理。
吳元華在沒癱瘓之前,因為腿部殘疾無法外出打工,靠種地為生,一年下來只有幾千元收入。由于家境十分貧寒,他也一直沒有娶到媳婦。癱瘓后的吳元華,生活由哥哥和嫂子照顧。
吳元華的哥哥和嫂子今年都已經60多歲了,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平時靠種水稻為生,沒有什么其他收入來源。自從吳元華癱瘓之后,家里就必須留一個人伺候他日常吃飯和上廁所,地里的農活兒耽誤了不少,這成了老兩口的一個心病。
吳元華癱瘓后,民政部門提供了每月855元的特困供養補貼,這為他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但是日常生活依舊是個難題。
貴州省岑鞏縣水尾鎮臘巖村村支部書記張超帶著岑鞏縣社會救助局局長鄧有光來到了吳元華家。了解情況后,他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9月底,岑鞏縣福利中心就建好了,可以正式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吳元華的條件符合標準,可以免費入住福利中心。
那里的住宿條件也不錯,一個房間兩張床,里面有單獨的衛生間,還可以在大廳看電視,并且有專人負責照顧他們的飲食、衛生等日常生活。吳元華聽得特別認真,他想著,如果自己去了福利中心,哥嫂的負擔也可以減輕了。
貴州省岑鞏縣社會救助局局長鄧有光:“岑鞏縣共有特困人員750人,其中半失能老人63人,全失能人員共有17人。如果失能、半失能老人不愿意入住福利中心,民政部門將發放護理補貼。全失能老人的護理補貼是一個月1470元,半失能老人的護理補貼是一個月735元,再加上特困人員每月855元的生活補助,沒有入住福利中心的全失能老人每月共拿到2325元補助,半失能老人每月共拿到1590元補助!
專項資金改造建設養老機構
為了能夠讓失能、半失能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顧,貴州提出每縣至少打造一所具備照料護理失能、半失能老人功能的農村養老服務機構,2018年、2020年貴州省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分別提高到35%、50%。
2017年,為了確保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享受到全方位集中供養照料護理服務。貴州省民政廳會同貴州省財政廳下撥專項資金,在現有基礎上,按每所200萬元的補助標準,資助全省30所特困供養服務機構進行提質改造。所有特困失能、半失能老人都可以免費入住福利中心。岑鞏縣社會福利中心就在其中,并將在9月30日前全面完工。
目前,岑鞏縣社會福利中心一共建有五層樓、120張床位,采用公建民營的運營模式,政府出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公司負責具體運營。
鄧有光解釋,福利中心的全自理人員和護理人數必須是10:1的比例,比如10個全自理人員配1個護理人員,這是硬性規定,半失能的比例為6:1,全失能的比例為3:1。
對于公司的運營狀況,民政部門未來也會隨時進行監控。除了岑鞏縣社會福利中心正在擴建,在貴州遵義的板橋鎮,已經有了一家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的養老院。那里開始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特困老人。
養老服務中心的老人大都沒有勞動力,也沒有經濟來源,屬于農村特困人員,因此可以免費住進養老中心。這里不僅不用花錢,一日三餐有專人負責,每個月還可以在養老服務中心領取100元零花錢。
護工難招、難訓、難留成養老機構最常見難題
住進養老院,不僅不用花錢,還能得到精心的照顧。養老院免費照顧這些老人的資金從哪里來呢?
在養老服務中心,護工的工作十分繁雜,而照顧失能、半失能老人就更是辛苦。從給老人喂飯,到幫助老人洗衣、洗澡,夜晚為老人翻身、叩背、更換尿布,再到帶著老人去醫院看病,事無巨細,每一項工作都離不開護工。
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養老服務中心護工李志均,今年40多歲。以前一直在外打工,今年5月為了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他報名到養老服務中心做護工,每月工資3000元。老人們不會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只有依靠別人照顧,才能生活下去。繁重的工作,李志均慢慢適應了。
護工工作十分繁重,因此人員流動特別大,板橋鎮養老服務中心經常面臨護工短缺的問題。今年5月,好不容易招聘了5個護工,其中1個因無法適應24小時照顧老人就離開了。
現在的護工,沒有特殊情況都是工作24小時、休息24小時,有特殊情況就要隨時待命。護工難招、難訓、難留的普遍情況是大部分養老院面臨的共同問題。
目前,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民政局聯合人社部門,一方面通過培養專業護工,補足敬老院的人員短板;另一方面,板橋鎮養老服務中心根據老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個人特長、個人喜好等綜合因素考慮,建立了一個獎勵績效機制,鼓勵養老院里身體比較健康的老人參與采購、打掃衛生、幫助其他老人。
在積極解決人員短缺問題的同時,養老服務中心也得到了各級民政部門的資金支持。據匯川區民政局估算,包括護理費、供養金、水電費、管理人員工資、日常送醫就診交通費等開支,服務中心每年正常運轉所需的經費就在100萬元以上,這些資金全部由各級政府兜底保障。
截至2017年底,貴州省共有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1113所,床位77927張。更多的養老服務中心還在建設當中。
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養老服務一直以來都是養老服務業公認的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尤其在農村,這個問題更為嚴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
為了補齊這塊民生短板,從2018年起,貴州省開始全面實施民政兜底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充分發揮民政兜底的作用,為老年貧困群體的基本生活構筑起最后一道防線。這個承諾的背后是巨額資金和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執政者的智慧與仁心。牢牢發揮民政“兜底”作用,織密筑牢基本民生防線,我們相信越來越多的農村老人都可以安享幸福晚年。
本文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ID:cctvyscj)
中國鄉村之聲轉載編輯:白晨//責編:李雨楠//監制:曹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