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7日消息(記者何鵬)9月24日,一場特殊的定制農業開鐮節在位于黑龍江甘南的首農集團雙河農場啟動,簽約企業將強強聯合,發揮各自在農業產業鏈的不同優勢,通過電商平臺聯動,力促黑龍江優質大米通過電商聯動方式走進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讓黑龍江大米實現優質優價。
這次簽約的企業,在各自的業務領域和方向都各有側重,形成了有共享、有互補的合作。比如其中一家叫做“鄰里中國”的企業,其技術主要開發基于全國社區地理位置的新零售和社區運營管理平臺,使得雙方在農產品電商和運營數據上的互通互連,實行數據共享,將進一步形成消費群體性消費數據的分析整合,來推進訂單農業,并通過雙方聯合運營、優化供應鏈,推動農產品產銷銜接,提高各方電商平臺運營質量和效率,并惠及更廣的消費群體。
黑龍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市場和政策的雙向引導下,正進行土地功能和產品結構的轉換,不斷研究引進優勢稻米品種,有望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多優質的高端大米。近年來隨著我國的玉米收購價格將進一步放開,黑龍江每年將有20萬畝旱田改為水田,為生產優質大米的稻田土地供給提供了保障。由于黑龍江省甘南、泰來等地處于高質稻米最適宜生長的環境,地處嫩江流域,可享受大興安嶺清潔水源灌溉,所以可以產出優質的稻米,旱地改水地將為農民貢獻更多的經濟效益。
如今,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農產品上行必須基于這一趨勢,做整體的分銷渠道搭建,全網、跨平臺合作營銷將是產業趨勢;多方合作可以通過品牌聯合、產品追溯、社區落地營銷幾個環節,保證優質農產品從田間到社區的有效管控,讓優質農產品最終送達到社區居民的餐桌上,也讓農民能從農產品種植中收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