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tkqou"></i>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央廣網

          耕耘正當時|黑土地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更健康

          2019-04-07 15:08: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7日消息(記者劉璐 喬仁慧)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黑龍江是我國產糧第一大省,2018年,黑龍江糧食總產量邁上1500億斤臺階,位居全國第一,總產量占全國的1/9,商品量占1/8,調出量占1/3。換句話說,中國人吃的9碗飯中就有黑龍江的1碗飯。黑龍江的農業生產形勢在全國都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春耕時節,我們的記者深入這片廣袤的黑土地,看看今年的春耕,黑龍江有哪些新亮點、新特點?又遇到了哪些難點?

            4月初的黑龍江大地依舊有些春寒料峭,室外北風呼嘯,只有零上幾度,在位于黑龍江東北部的佳木斯富錦市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的水稻育秧大棚內,卻是暖意融融。李春光和其他幾位農民正在將大棚內的土地推平,準備播下水稻種苗。這是春耕播種前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水稻育秧。

            記者:育苗環節大概多長時間?

            育秧農民李春光:種子下到這里面,得一個月,苗才能壯,才栽到地里面,這是專門育苗的土。育苗最重要的是保證溫度。

            在水稻智能程控催芽車間,富錦市現代農機水稻站站長張羽告訴記者,農民們即將播下去的,是已經進行高溫催芽后的苗種。過去水稻催芽,農戶都是在自家屋內用塑料布、棉被捂住種子,費心勞神,且出苗慢、出苗率低。而在這個車間里,每個箱體內有多個感溫探頭,探頭采集的數據傳輸到電腦上。工作人員在電腦上就能控制箱體溫度,實現恒溫。

            張羽:催芽車間大批量標準化催芽,芽齊、芽壯、芽勻,而且芽勢還強,播到地里,能出好苗、壯苗。我們這一共10個箱,每個箱10噸,單批次共計100噸的催芽能力。能催兩個批次,滿足周邊4萬畝水田的用種。在黑龍江,這種水稻催芽車間模式已經普及了。

            高科技的備耕方式,正好滿足黑龍江大平原、大農業的耕種要求。張羽介紹,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還建設成立了農業信息服務中心,運用物聯網、互聯網和大數據精準管理,在今年春耕后,將以此為參照和標桿,服務和指導全市230萬畝水稻生產和經營。

            張羽:農業信息服務中心是現代農業的大腦,可以對整個富錦地區570萬畝耕地,包括很多作物進行綜合指導。下轄30個農情監測點,38個互聯網+示范基地,有很多數據支持農業信息服務中心,由水利、氣象、農機、農家把數據進行匯總。很多科研院所的新技術在這里進行示范,成功后推廣。

            近年來,黑龍江不斷完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向機械化、科技化要產能。目前,黑龍江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96.8%,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6.5%,全國領先。黑龍江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李世潤表示,在今年春耕備耕期間,提前制定了春耕生產建設方案,努力提高備春耕的科技含量。

            李世潤:今年春耕生產上,以早動迎主動,所以全省各種物資的準備、各種技術的培訓還有意向種植的確定、農機具的檢修,跟往年相比都有所提前。現在看,春耕資金已經基本到位,各種農資到戶接近7成,農機具和水稻大棚的檢修、智能化水稻催芽也已經基本結束,南部地區開始水稻育秧,整體來看,比常年均提前一周左右。今年春耕備耕生產科技含量不斷提高,今年我們建設了千公里的科技示范帶,科技示范園區27個,良種的優質率在98%以上。

            提起黑龍江,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冷,其次是大。大草原、大森林、大濕地、大農業、大糧倉等等。黑龍江農業在我國保持著很多第一,糧食產量全國第一、耕地面積第一、人均耕地全國第一、農業人口人均占有糧食全國第一。

            李世潤:黑龍江是農業大省,也是國家重要的糧食戰略后備基地。黑龍江之所以能夠成為糧食生產大省,得益于自然條件資源比較豐厚,黑龍江耕地面積比較大,2億多畝。近年來,黑龍江的糧食連年豐收,連續9年突破一千億斤,連續8年全國第一,2018年,全省糧食生產總產量達到了1501億斤,占全國的九分之一,所以說黑龍江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我們來說,這既是一種經濟任務,也是一種政治責任。我們會把糧食安全扛在肩上,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積極作貢獻。

            都說黑龍江的春耕要比內陸地區晚一些,今年黑龍江春耕的第一抹綠色和批破土而出的綠苗,記者是在星火樺川縣五良純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有機水稻種植大棚內看到的。

            合作社技術部工作人員初慧蘭:一般比普通水稻提前10-15天育苗。選擇用益生菌發酵,然后用等離子震動儀進行震動,打破休眠期進行催芽。好的品種生長周期比較長,用特色手段提前出苗,抗寒,促進成熟期,提高產量。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提高大米品質,合作社用最嚴格的有機水稻認證標準來種植,從2011年開始研究種植有機水稻,到現在已經有7年沒有使用農藥、化肥。

            初慧蘭:現在合作社所有的有機水稻種植區域,已經9年沒有上過一滴農藥化肥,土地過了轉換期,并且進行了有機水稻的認證,有營養檢測和農殘檢測。

            現在生產的富硒、富鍶、富鋅、亞麻酸、氨基酸、金花葵、β胡蘿卜素大米已經做到了適口性、營養性和功能型相結合,利潤是普通大米的5倍。

            初慧蘭:不僅做到有機,做到有機中的高端。有機功能性的大米。我們銷售方式采取訂購的方式。水稻可以分為無公害、綠色、有機、有機功能性水稻。

            記者:這些有機和功能性的米銷量怎么樣?

            初慧蘭:主要是誰認購了給誰種。客戶每年反映都挺好。現在功能性米的批發價格38元一斤,有機米20元一斤。

            黑龍江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李世潤告訴記者,市場真真實實看得見的效益也讓農民的市場觀念也正在發生變化。過去盯產量,種植商品糧,坐等國庫收購,現在瞄準的是市場需求,根據訂單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種植高品質有機水稻。

            李世潤:抗市場風險,使黑龍江農產品產的出,銷的暢,賣上價。所以從春耕就開始謀劃,從品種上,要調適度,根據市場需求,謀劃種植品種、種植結構。第二是在質量上調優,靠優質的農產品、優質的農作物,去適應市場的需求,使黑龍江的農產品即綠又優,增強市場的競爭力,實現農民收入增加。

            黑龍江是一年一作,抓好春耕生產是奪取農業全年豐收的第一戰役。佳木斯農業農村局局長肖誠告訴記者,部分農業投入品價格漲幅比較大,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是目前春耕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肖誠:部分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較大。除草劑價格整體上漲20%-60%左右,噁草酮等少數品種漲幅達到60%。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種子價格和化肥與上年基本持平。

            從傳統的“鎬鋤鐮犁”備耕到智能化操作車間和農業信息化服務中心,從上“大肥”注重增產量到“三減”追求綠色品質,從種植國庫商品糧,到訂單生產有機功能性水稻。今年,黑土地上的春耕新亮點、新圖景,凸顯了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成效。為了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更健康,黑龍江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李世潤,今年黑龍江還將繼續優化調整種植結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李世潤:今年從種植業結構調整上,從備春耕開始就抓起,本著穩糧、優經、擴飼的基本思路,從調查看,今年黑龍江種植的意向基本確定,概括起來就是兩增兩減:全省農作物播種面積在2.1億畝以上,兩增是:增大豆、增經濟作物,今年大豆意向種植面積超過5800萬畝,比去年增加500萬畝以上。高效經濟作物在2100萬畝以上,比去年增100萬畝。兩減,就是減少玉米和控制水稻面積。全省玉米種植面積在9000萬畝以內,水稻種植面積大約是5700萬畝左右,也比去年有所減少,水稻主要減少產量低和不適宜區的種植。

          編輯: 孔明

          耕耘正當時|黑土地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更健康

          黑龍江是我國產糧第一大省,2018年,黑龍江糧食總產量邁上1500億斤臺階,位居全國第一,總產量占全國的1/9,商品量占1/8,調出量占1/3。換句話說,中國人吃的9碗飯中就有黑龍江的1碗飯。 黑龍江的農業生產形勢在全國都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關閉
          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v_午夜福利精品无码无删_91大神大战丝袜美女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
          <i id="tkqou"></i>
        1. <i id="tkqou"></i>
        2. <i id="tkqou"></i>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在线免费视频区 |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 中日韩亚洲免费视频 | 亚洲一级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