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近三年來,我國先后取消了油菜籽臨時收儲政策、在新疆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在東北四省區實行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去年又在東北四省區開展玉米臨時收儲制度改革試點。其中,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一年來,地區間、品種間有了價差,實現了優質優價,激活了市場,國產玉米競爭力得到了提升,印證了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7年1月7日,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在總結2016年糧食流通工作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糧食流通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原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目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總體較好,但也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新的問題。
徐紹史:有人講“三高”,“高產量、高庫存、高進口”,也有的說是高價格。高進口是實實在在的事情,這個特征比較明顯,主要還是糧食庫存多、進口沖擊大兩個事情。部分糧食品種出現階段性過剩,優質的一些糧食品種供給不足。
徐紹史介紹,在庫存高企和國際市場供大于需的情況下,國內糧價面臨很大壓力,糧食收儲矛盾比較突出,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成為最突出的問題。徐紹史在會議上說,未來的工作,要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圍繞進一步加強農業生產、做好農民增收等方面的任務展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
徐紹史:一是堅持糧食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不能動搖。第二,把握好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第三,要把握好保持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
2017年2月5日,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號文件由新華社受權發布。文件指出,對于眼下農民最擔心的“賣糧難”,要求地方各級政府夯實主體責任,防止出現大面積“賣糧難”。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在接受本臺記者采訪時說:
韓。呵Х桨儆嬕龑Ф嘣黧w入市收購,鼓勵支持加工企業,包括飼料企業,開足馬力加工轉化玉米,搞好糧食調運、搞好產銷銜接,一定要確,F在這個結骨眼上,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庫存糧,有車運糧,防止出現大面積的“賣糧難”。
一號文件中提出的農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的改革備受關注,韓俊坦言:玉米收儲制度的改革,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第一場硬仗,要增強信心,堅定不移向前推進,事實將會證明,這次改革將會激活市場、搞活產業鏈、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從而證明玉米收儲、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改革是正確的。
當長達九年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在2016年退出歷史舞臺后,在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成為玉米流通的“新秩序”,這一“新秩序”曾給當地玉米行業帶來了陣痛。黑龍江省肇東市黎明鎮的農民韓曉艷說,2016年玉米價格大幅下降,入冬后,她就一直在考察市場,找定單,尋求轉型。
韓曉艷:現在我們就是擴大面積種一些潛能蔬菜,秋葵、裸仁南瓜,有機玉米,以前都追求高產,現在得追求質量。
多年來國家保護價收購,不少農民只重產量不重質量。玉米市場從“政策市”過度到“市場市”,質量低的自然就賣上不價。這讓當地農民清醒的認識到,“坐在炕頭上就把糧賣了”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佳木斯市新田農作物種植合作社理事長王慶偉告訴記者,調結構關鍵是要找準市場定位,不能看別人種啥就種啥,要有自己的特色。
王慶偉:大棚有草莓和蔬菜,F在采摘這塊,特色的有獼猴桃。變革,咱也得跟上。
取消玉米臨儲政策在引導農民主動調整種植結構的同時,加速了生產企業自主發展。玉米深加工企業生產的熱情被點燃。企業也把目光投向土地流轉,建立自己的種植基地,迎合市場對綠色有機食品的需求。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粒粒純源有機雜糧有限公司負責人劉乃慶告訴記者,企業建廠五年來依托自主的有機品牌,產品不僅價高,還供不應求。
劉乃慶:我今年種300畝地,沒夠銷售,別的玉米價格低了,我們反而高了,市場需要真正健康安全的對人體有好處的糧食,迎合市場。
正如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預估的那樣,玉米收儲、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改革是正確的。根據中央農辦的統計,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國內玉米價格已經低于國外進口到岸完稅價,國產玉米具備了國際競爭力。
2017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財政部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2017年小麥稻谷和油菜籽收購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2017年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繼續由地方政府負責組織油菜籽市場化收購。黑龍江省農委副主任李世潤在看到這份通知后認為,在改革方向上,國家堅持市場取向和保護農民利益并重,在實施節奏上,國家堅持分品種施策、漸進式推進,農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的改革是穩步進行的。
李世潤:調也是漸進性的?偟哪繕耸前艳r產品品質調優,把產業調大,把標準調高,效益調好。
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的繼續施行,意味著什么呢?河南省魯山縣張良鎮芹菜溝村的趙大民種了幾畝小麥,2017年,他家小麥豐收的時候,趙大民內心還是有隱憂的。
趙大民:小麥這幾年都是豐收不增收,農民感覺種地沒有什么效益,一斤的市值是一塊多一點,除去化肥農藥,不算人工,基本上還是不賺什么錢。
經國務院批準,2017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8元,即每斤1塊1毛8,并鼓勵收購商參與夏糧的收購。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棟認為,在國家惠農政策的扶持下,糧食市場能夠逐漸取得回暖,糧食的價格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
劉棟:由于政策托市,總體價格收益還可以,后期沒有明顯的自然災害,今年小麥還是豐產的,農民在小麥上獲得收益概率還是挺大的。
劉棟認為,民以食為天,作為口糧的小麥事關國計民生,短時間內它的價格形成還難以與政府的補貼“脫鉤”,農民可安心種植。
劉棟:跟其他品種不太一樣,小麥和稻米作為口糧,國家在實施政策調整,包括政策改革的時候,肯定會更加謹慎。個人觀點,最近幾年肯定還是以政策性收購來支撐小麥和稻米的價格,短期來看實行目標價格改革進行市場化還是不太可能的。
事實也印證了劉棟的判斷,在國家托市的情況下,今年趙大民種植的小麥,不僅實現了豐產,也實現了增收。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扎實有效推進收儲制度改革,使市場在糧食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對于糧食流通改革發展、轉型升級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下,我國很多地區稻谷正在成熟,有些地方已經收獲完畢,根據估算,今年稻谷是供大于求的局面。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在近期表示,今年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保護價分別下調了每斤3分錢、2分錢、5分錢。下一步將繼續合理調整稻谷的最低收購價水平,形成合理比價關系,并研究消化政策性稻谷庫存的辦法。
韓。嚎偟乃悸,還是要保留基本的政策框架,但是要增加政策的彈性。也就是說,要讓今后價格更加準確的體現市場供求關系。如果價格信號過度扭曲,將來就像玉米一樣。無論怎么改,必須要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必須要保護地方重農抓糧的積極性,必須要保障農民種糧的基本收益。
韓俊透露,下一步,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最低收購價水平要合理確定,要能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要增加價格調節彈性,使不同糧食品種之間形成合理的比價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