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4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農產品不僅要收得好,還要賣得好,“觸網”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直接將農村電商作為一個條目單獨列出來,為農村電商發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在農村電商的實踐層面,新現象、新變革明顯增多。這些新現象、新變革匯聚著農村電商變局的新力量。農民網上銷售農產品越來越方便,大大拓展了銷售渠道,農民的錢袋子也比以前更鼓了。
近日記者在江蘇調查發現,拓展特色農產品銷路,開網店、搞電商是個不錯的渠道,然而農民個體做電商,往往存在信息滯后、各自為營等問題。如何發揮出電商平臺的集群效應,打好“互聯網+農業”這張牌?
雖說眼下已經過了江蘇蘇州的特產新鮮雞頭米的采摘季,但通過“吳中產鮮”網購商城,一樣可以吃到冰鮮的江灣雞頭米。江灣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馬奇:
馬奇:早上下單,蘇州市范圍內當天就配送,江浙滬通過順豐快遞,次日也基本上都能到達了。
吳中區甪直鎮江灣村是“水八仙之鄉”,為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需求,2013年,村里專門開設了電商銷售平臺,并依托江灣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吸引大批村民加盟。截至目前,江灣村已先后在吳中產鮮、淘寶等5家電商平臺上開展電子商務業務,全村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約2080人。
相城區陽澄湖鎮消涇村是“陽澄湖大閘蟹之鄉”,然而真正讓這里名聲大噪的,是紅火的大閘蟹網購生意。羅慕蝶是一名蟹二代,也是消涇村最早“觸網”的一批蟹農,從2009年開出第一家淘寶小店,到如今網銷大閘蟹年營業額超千萬,羅慕蝶實實在在嘗到了“互聯網+農業”的甜頭:
羅慕蝶:那個時候做網商還是很少的,我當時就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回來,結果一做就根本停不下來了。
如今,消涇村的大閘蟹電商產業正謀求更大規模的集群效應,在原消涇蟹市場的地塊上,一個占地40多畝的電商集散中心已經拔地而起,建成后,這里將集辦公、展示、倉儲、物流等多功能于一體,成為這個省級電商示范村發展的新里程碑。
截至目前,蘇州已有13個省級電子商務示范村,5個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鎮。根據蘇州市委2017年一號文件,蘇州今年還將大力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蘇州市農委信息與產業化處俞廣建:
俞廣建: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園區、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全力解決地產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力爭年內全市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0億元左右。
一臺電腦、一根網線,一頭連著鄉村,一頭連著市場。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搶抓機遇,通過搭建農村電商服務平臺,發揮站點電商輻射帶動作用,實現了“網貨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輕輕敲擊鍵盤,輕輕松松就將產品賣到了千里之外。這些天,鹽城漁淇電子商務交易中心的水產品又迎來了一個銷售小高峰。漁淇電子商務交易中心工作人員季金東:
季金東:現在每天網上銷售額2萬元左右,可以發往全國各地。目前我們正在準備活動,預計銷售額200萬元左右。
點開網頁,形形色色的水產品映入眼簾。一旁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接訂單、通知基地包裝配送。農產品“觸網”銷得快賣得俏,越來越多的村民已在網絡中嘗到了甜頭。漁淇電子商務交易中心市場經理陳劍:
陳劍:今年電子商務的目標是銷售額在一千萬左右,我們的優勢是產地直銷,自己有一萬多畝的養殖基地,省去中間各個環節,直接讓利給消費者。而且我們的品質可以控制,因為產品是可追溯源頭的,而且我們有出口資質,所以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
近年來,鹽城市不斷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體系。各地大力推廣線下生產、網店銷售的經營新模式,培育了一批“電子商務示范縣”、“電子商務示范鎮”、“電子商務示范村”。農村淘寶鹽都郭猛集鎮服務站站長陳偉:
陳偉:農村淘寶現在升級了,服務是3.0,主題是一心一意為鄉親,我們是做售后這一塊,以售后為主,讓老百姓能買到比較好,性價比比較高的商品。
鹽城各地還深入實施農產品電子商務“百網千店”工程,引導農村市場主體在國內知名電商平臺開設農產品網上銷售。鹽城送菜網成為鹽城地區唯一的農產品銷售電子商務平臺;鹽瀆商城積極發展冷鏈物流配送體系,計劃將生鮮產品延伸到物流配送的終點。目前,鹽城市從事農產品電商銷售人數超過28000人,開展網絡銷售的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達200多家。
近年來,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逐漸活躍,涌現出多種發展模式,特色鮮明:有的以市場力量為主導,通過農村電子商務帶動實體產業發展;有的地方以特色資源為基礎,市場和政府合力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和發展經驗。有效改善了農產品買難賣難、價格時常波動等問題,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