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建立優質醫療資源“省管縣用”幫扶機制——建強醫療隊伍守護群眾健康
自2022年以來,云南省創新建立優質醫療資源“省管縣用”(省管編制、縣用人才)幫扶機制,推動省級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選派48家省級、州(市)級三級醫院的2400名醫療骨干,下沉支援172家縣級醫院及1家鄉鎮衛生院,共接診420萬人次、開展手術21萬例、會診疑難病例11萬余人次,不斷滿足群眾健康服務需求。
優化配置提升服務能力
2022年7月,云南省出臺《關于建立優質醫療資源“省管縣用”對口幫扶機制的實施方案》,明確省級統籌500名事業編制或人員總量,設立“省管縣用”專項事業編制或人員總量,單列管理,專門用于支持三級醫院開展對口幫扶工作,補充開展正常醫療、管理工作所需人員。
省衛生健康委從省級等三級公立醫院中選定支援醫院,建立對口幫扶關系,覆蓋邊境民族地區和醫療服務能力薄弱地區的縣級綜合醫院和中醫醫院,覆蓋全省16個州(市)。支援醫院要幫助受援醫院拓展業務范圍,增加診療科目,提升中醫藥診療服務能力,提升外轉率高、就醫需求大的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能力;幫助受援醫院持續推進醫院等級評審、提質達標、臨床服務“五大中心”、急診急救“五大中心”、縣域醫療資源共享“五大中心”和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管理“五大中心”建設等;幫助補齊精神、眼科、老年病、口腔、康復、腫瘤等專科短板,加強受援醫院相關重點科室的人才培養和規范化建設;幫助受援醫院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加強醫院和科室內部管理,對管理人員進行輪訓,提高受援醫院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常態化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工作,及時幫助受援醫院解決診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切實提高救治能力。
資源下沉辦好家門口的醫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許嬿作為芒市人民醫院副院長,為一名傣族患者完成德宏首例腹腔鏡下子宮內膜癌全面分期手術,結束了惡性腫瘤患者無法在當地接受微創治療的歷史;昆醫大附一院檢驗科負責人劉子杰作為永善縣人民醫院院長,通過幫扶助力解決基層醫療人才匱乏等問題;昆醫大附二院麻醉手術科副主任林嵐作為福貢縣人民醫院執行院長,通過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該院管理水平……
為深度融入管理,云南推動幫扶團隊全面參與受援醫院建設,截至去年,8名幫扶隊長任受援醫院院長,108人任常務副院長或業單位務副院長,99人任科室主任。通過幫扶,129家縣醫院中128家達國家基本標準、97家達推薦標準;104家縣級中醫醫院中92家達基本標準、39家達推薦標準,基層醫院管理更規范。
依托支援醫院資源,受援醫院完善臨床科室設置,全省縣醫院科室平均設置率達96.94%。打造優勢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為主體、相關學科共同參與的“1+N”學科群模式,支持受援醫院建成特色專科4000余個(含中醫特色專科296個),建設縣級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心113個。加快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建設,縣級醫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建成率均達98.4%,新生兒救治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實現縣域全覆蓋。
發揮優勢培養特色人才
2022年以來,省第一人民醫院選派了325名隊員到15家受援醫院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協助受援醫院完成診療門診近11萬人次,診療急診近2萬人次,治療住院患者超4萬人次,開展手術近2萬例,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近4000次,開展新技術業務數超400項,義診超6萬人次。
昆醫大附二院胃腸外科主治醫師舒義雄帶領瀘水市第一人民醫院實施醫院首例“胃癌根治術+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囊腫切除術+T管引流術”;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在幫扶專家指導下成功開展縣域首次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為加快實現“大病不出縣”,幫扶期間,全省各支援醫院發揮幫扶隊專業優勢,在受援地開展手術21萬例,會診疑難病例11萬余人次,開展新技術新業務1.19萬項,讓群眾就近得到救治。
“師帶徒”作為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的核心模式,貫穿于云南中醫醫院“省管縣用”幫扶全過程。
2025年5月,云南省中醫醫院推拿科副主任醫師洪巖來到屏邊苗族自治縣中醫醫院開展幫扶工作。他通過現場教育、實操指導等形式為受援醫院培養“帶不走”的中醫骨干力量。“中醫診斷為肺痿病,肺腎兩虛,處方以甘草干姜湯和腎氣丸加減,肺痿的治療在中醫里以甘草干姜湯為主,起化生陽氣津液之效。”8月初,洪巖接診一例干燥綜合征伴腎小管間質腎炎患者,他一邊看診一邊為科室醫生講解中醫治療方法。
為推動支援醫院專家“沉下去”,在受援醫院建立專家工作站407個,累計開展學術講座3.2萬余場次,培訓醫務人員46.5萬人次。推行“師帶徒”模式,每位幫扶隊員選定受援醫院1到3名年輕醫師,“一對一、手把手”醫教研定向帶教,截至去年,共培養基層醫師2300余名,從受援醫院選派3129人次到支援醫院進修,實現了幫扶模式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從組團幫扶到資源下沉,從學科建設到人才培養,“省管縣用”幫扶之路越走越寬。今后,我省將扎實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繼續組織好、實施好優質醫療資源“省管縣用”幫扶工作,進一步提升縣級醫院診療服務能力,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建強基層醫療隊伍,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記者 陳鑫龍)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