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昆明4月20日消息(記者 趙貝貝)近日,2025年云南省知識產權宣傳周新聞發布會在昆明召開。會上介紹,4月18日至26日將在全云南省范圍內開展主題為“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的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并通報了全省“十四五”期間知識產權工作成效及2024年重點成果。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趙貝貝 攝)
據介紹,2024年,云南省專利授權量達3.38萬件,發明專利有效量3.18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2.32件,同比分別增長15.2%和17.2%。商標有效注冊量突破76.65萬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累計達65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量360件,居全國第六位。版權作品登記17.7萬件,同比增長62.2%;林草植物新品種授權53個,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293個,創新成果量質齊升。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全省偵破侵犯知識產權案件1067起,挽回企業損失2234萬元;檢察機關辦理相關案件231件,支持弱勢群體訴訟1700余件,為勞動者追回欠薪近2億元。法院審結知識產權案件6946件,平均結案時間縮短至35天。行政保護方面,立案處理專利侵權案件651件,查扣侵權商品543批次,案值794萬元。協同保護機制持續深化,跨部門協作辦案37件,建立維權援助機構275家,實現縣區全覆蓋。
在促進轉化運用方面,云南省出臺“云南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十五條措施”,為全省專利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全省專利轉讓、許可次數超7000次,技術合同成交額達68億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3.46億元,同比增長54%。專利密集型產品產值突破140億元,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點率100%。同時,品牌培育成效顯著,“普洱茶”“宣威火腿”品牌價值分別達692億元和103億元,地理標志產品帶動就業30萬人,經濟效益超40億元。
公共服務網絡不斷完善,全省設立國家級服務機構14家、商標受理窗口18個、版權工作站56家,實現州(市)全覆蓋。昆明、大理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窗口業務辦理效率大幅提升,專利優先審查量同比增長86%,知識產權質押登記量增長83%,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
此外,云南省成功舉辦首屆面向南亞東南亞地理標志國際交流活動,16個州(市)地理標志產品亮相,達成多項國際合作。昆明分中心加快建設,涉外風險防控能力增強。省內機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共建聯合實驗室,國際科技合作持續深化。
2025年是云南“3815”戰略“三年上臺階”決勝之年。未來,云南將聚焦新質生產力培育,高標準推進“十五五”規劃謀劃,全力推動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邁上新臺階。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