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tkqou"></i>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 歷史 > 數(shù)字央廣

          回望央廣

          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創(chuàng)建

          圖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延安地區(qū)廣播電視局在延安臺動力間和發(fā)射機房的題詞。


              1940年12月30日,從中國革命圣地延安發(fā)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聲音:“延安新華廣播電臺,XNCR,現(xiàn)在開始播音……”這聲音向全中國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廣播事業(yè)誕生了。
              以此為標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延安新華廣播電臺正式成立。
              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地址在延安西北19公里的王皮灣村的窯洞里。當時,一共有兩孔窯洞,一孔放置著周恩來、任弼時從蘇聯(lián)帶回國的一臺廣播發(fā)射機,另一孔里是用一部破舊汽車的引擎帶動的發(fā)電機。就是在窯洞播音室里,從延安大學抽調來的女播音員徐瑞璋和姚雯宣告了中國第一座人民廣播電臺開始播音。

              1946年,中共中央為確保廣播在戰(zhàn)爭期間不中斷,在陜北和黃河以東的解放區(qū)籌建戰(zhàn)備臺。
              從1947年3月11日開始,國民黨飛機對延安狂轟濫炸,延安臺一直堅持播音到14日中午。當天晚上,延安臺開始在陜北瓦窯堡好坪溝的觀音廟播音,21日晚,延安臺改名為陜北新華廣播電臺。28日晚,陜北臺在播出了青化砭大捷的消息后,連夜離開好坪溝,這是第一次戰(zhàn)略轉移。
              1947年3月29日,設在晉冀魯豫解放區(qū)河北涉縣沙河村的第二戰(zhàn)備臺接替陜北臺,繼續(xù)播出青化砭大捷的消息。一個月后,陜北臺的部分人員,突破重重封鎖來到沙河村。這是第二次戰(zhàn)略轉移。
              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陜北臺進行第三次戰(zhàn)略轉移,1949年5月23日起,陜北臺開始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附近的一個村里播音。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建立

              1949年1月31日,陜北臺部分人員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接管國民黨的廣播電臺,從2月2日開始,以北平新華廣播電臺的呼號開始播音。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遷進北平,陜北臺正式改名為北平新華廣播電臺。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會議通過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平,北平改名北京。從這一天起,北平新華廣播電臺改名為北京新華廣播電臺。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北京新華廣播電臺在天安門城樓上作了實況轉播,全國各地方電臺同時聯(lián)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全國范圍的實況廣播。
              同年12月5日,北京新華廣播電臺定名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發(fā)展歷程

              從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大大發(fā)展了宣傳業(yè)務,迅速加強了技術建設,已經初具規(guī)模。
              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規(guī)定了廣播宣傳的三項任務:發(fā)布新聞、傳達政令,社會教育,文化娛樂。同時,發(fā)布了《關于建立廣播收音網(wǎng)的決定》,使各地基層干部和群眾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節(jié)目有了一定保證。
              這一時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創(chuàng)辦了《首都報紙摘要》(后改稱《新聞和報紙摘要》),《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臺聯(lián)播》(后改稱《全國新聞聯(lián)播》),以及《自然科學講座》《社會科學講座》《對少年兒童廣播》《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等節(jié)目。《小喇叭》《星星火炬》等名牌欄目也是這一時期創(chuàng)辦的。中央臺最早開辦的音樂節(jié)目是《教唱歌曲》。
              1950年5月22日,中央臺的藏語節(jié)目正式播音。這是中央臺開辦的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語言節(jié)目;同年8月15日,蒙古語節(jié)目正式播音。隨后,朝鮮語、維吾爾語等少數(shù)民族語言節(jié)目在中央臺陸續(xù)開播。
              1951年5月,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國性體育比賽籃球、排球比賽大會舉辦。中央臺向全國廣播比賽實況,這也是新中國廣播史上第一次廣播體育比賽實況。1955年,中央臺第一個體育節(jié)目《體育談話》開辦。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了增進人民的身體健康,于1951年11月24日公布推行第一套廣播體操。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和中央廣播事業(yè)局聯(lián)合決定,從當年12月1日起,在中央臺和地方臺都舉辦《廣播體操》節(jié)目,播送專門為這套體操配制的樂曲、口令。此后,《廣播體操》作為一個固定節(jié)目,每天播放兩次。1954年以后,中央臺先后播放了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第五套、第六套廣播體操的樂曲和口令。

          圖為人們隨著電臺播放的廣播體操樂曲和口令做操


              1954年8月15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正式向臺灣廣播,呼號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
              1955年4月,《對農村廣播》節(jié)目開播。

               從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0年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曲折中前進。
               1958年9月,北京復興門外的廣播大樓建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遷到新的辦公大樓,工作條件和技術設備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圖為北京復興門外的廣播大樓


               1965年,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為廣播事業(yè)題詞。

          圖為毛澤東同志為廣播事業(yè)題詞


          圖為農民群眾在田間通過大喇叭收聽廣播


              這一時期,廣播電臺的性質和任務被篡改成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給廣播事業(yè)造成了嚴重危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大批有特色、有影響的節(jié)目被迫停播。
              1971年5月至1973年1月,經中央批準,中央臺先后恢復了維吾爾語、蒙古語、朝鮮語、藏語廣播,開辦了哈薩克語廣播。

              1985年,陳云、李先念等為人民廣播45年題詞。
              1990年,鄧小平、江澤民、李鵬、李瑞環(huán)、楊尚昆、彭真等為中國人民廣播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創(chuàng)建50周年題詞。
              這一時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創(chuàng)辦了一大批高質量、有特色的節(jié)目,《午間半小時》《今晚八點半》《新聞縱橫》等節(jié)目得到了聽眾以及業(yè)內專家的高度評價。

          圖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虹云、傅成勵正在錄制《午間半小時》節(jié)目


               1994年6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開辦了第七套節(jié)目華夏之聲廣播,為港澳和珠江三角洲聽眾服務。
               1998年7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遷入新業(yè)務大樓,工作條件、技術設施有了很大改善。

          圖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業(yè)務大樓


               1998年8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網(wǎng)站注冊開通,2002年1月更名為“中國廣播網(wǎng)” ,邁出了中央臺拓展新媒體事業(yè)的第一步。
               截至2000年10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共有4人獲得了“范長江新聞獎”,3人獲得了“韜奮新聞獎”;7個節(jié)目獲得亞洲太平洋廣播聯(lián)盟評選的大獎,7個節(jié)目獲得其他國際獎項。出現(xiàn)了一批名編輯、名記者、名播音員和名主持人。節(jié)目質量不斷提高,聽眾來信增加。從1996年至1999年,每年的聽眾來信都超過160萬件。

          艱辛歷程

          三次戰(zhàn)略轉移

          中央人民廣播 電臺成立

          迅速發(fā)展時期

          曲折前進時期

          十年動亂時期

          振興改革時期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 0102002       京ICP證090147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版權所有(C)

          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v_午夜福利精品无码无删_91大神大战丝袜美女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
          <i id="tkqou"></i>
        1. <i id="tkqou"></i>
        2. <i id="tkqou"></i>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看 |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视频 | 日本免费一区不卡 | 曰韩第一页综合久久道第88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