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4月17日消息(記者周思楊)日前,由天津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天津市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行業協會主辦,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承辦的2025人工智能賦能智能制造產教融合研討會在天開高教科創園隆重舉行。來自全國28家企業及52余所職業院校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全國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曉明,國家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高端智庫主任、天津大學教授潘海生進行主旨報告。阿里云等8家行業龍頭企業代表圍繞產業發展與前沿技術動態作主題演講,并發布校企合作項目。天津市教委職教處、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產教融合專業委員會相關負責同志出席大會并致辭。大會由天津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會長戴裕崴主持。

會上,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并聯合發布成果——依托天津市人工智能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建設,預研國內首個面向職業教育的AIGC大模型實踐教學平臺。平臺建立面向“園區+院校”的“算力補貼券”普惠服務機制,首批面向天津市高職院校師生發放10000張300元無門檻優惠券,并開放免費輕量應用服務器資源,適用于網站搭建、Web應用、容器環境等,為天津市高職院校師生提供全鏈路模型服務工具、多元高性能模型調用與智能體應用開發服務。平臺具備大模型生產與管理、智能體應用開發核心功能,內置通義系列模型,支持國產化算力,提供了算力管理、專業領域知識管理、模型訓練與模型微調、智能體搭建、能力評測等全鏈路的模型服務工具,構建從算力管理到智能體開發的完整閉環。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天津市人工智能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是落實國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之一。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實踐中心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應用,創新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此次大會的承辦與成果的發布,將促進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阿里云等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師生機協同”的新型教學模式。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將持續建設AIGC大模型實踐教學平臺,加快推動教育與科技雙向賦能,推進人才培養模式變革、教育教學創新和治理能力提升,著力構建“人工智能+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新模式,助推區域經濟社會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編輯:韓雨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