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1月1日消息(記者韓雨晨)作為“公交+互聯網”創新模式的探索實踐,10月30日起,天津市首次推出的“網約公交”在空港經濟區內試運營,覆蓋區域內地鐵站、產業園區、商業綜合體、醫療機構及居民區等核心點位,“網約公交”打破常規公交固定運營模式,在劃定區域內采用“不定線、不定站,手機下單、實時響應”的服務方式,最大程度滿足市民個性化、定制化出行需求。

據了解,“網約公交”試運營期間以空港經濟區為核心運營區域,運營范圍為:西至空港地鐵公交站、北至津漢公路、東至環河北道、南至空港西七道和東七道的圍合區域。區域內覆蓋空港經濟區地鐵站、濱海圣光皇冠假日酒店、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天津腫瘤醫院空港醫院、新燕莎奧特萊斯、SM濱海城市廣場等企業、商場、醫院及社區。試運營期間的有車時間為每天早7點至晚7點。

“雖然‘網約公交’沒有固定線路和站點,但考慮到公交車輛的運營屬性,我們經過前期踏勘線路,在兼顧運營安全性和市民便捷性的基礎上,在運營區域內設置了200余個虛擬站點,市民在下單時,就可以自動定位到距離自己最近的虛擬站點,基本上可以實現小區和企業門前就有上下車點位。”天津公交第四客運公司運營業務部部長張美介紹道。票價方面,“網約公交”實行一票制,每人4元,試運營期間執行限時優惠,票價為每人2.4元。

“空港經濟區內企業密集,市民出行主要集中于往返空港地鐵站、周邊商場、醫院及社區之間。這次推出的‘網約公交’是在保留該區域內既有常規公交功能的基礎上,為市民提供‘個性化’出行服務的一次探索嘗試,乘客可以不用像以往乘坐常規公交那樣,跟著車輛沿固定的線路和站點依次經停。”市公交集團運營業務部副部長韓家慶表示,“乘客通過手機提交訂單后,系統將自動調度附近車輛進行接送,能夠有效縮短候車時間,即便是在多人下單‘約車’時,匹配在同一部車里的乘客也是目的地方向相近的,同時系統也會規劃最優行車路線,提升整體出行效率。”

為提升辨識度,“網約公交”車輛通體采用橘黃色車身,并在顯著位置標注“網約公交”字樣,市民在運營區域內可以通過天津公交或滴滴App以及微信小程序進入“網約公交”功能下單并提前到達指定上車點位等候。如有線路相關問題,可撥打公交客服熱線96196或網約公交專屬服務熱線85190015咨詢。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探索‘公交+互聯網’的創新運營模式,在科創園區、大學城等區域拓展智能駕駛、‘網約公交’等交通運輸領域新質生產力的應用,讓公共交通出行更智能、更便捷。”市公交集團首席數字官、公交易通科技公司總經理宮卿表示。

編輯:周思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