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4月8日消息(記者周思楊)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天津市稅務局天津港保稅區稅務分局(下稱“保稅區稅務分局”)通過稅收征管大數據動態監測,發現轄區35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先進制造業加計抵減備案資格已到期。稅務人員迅速啟動專項服務機制,上門輔導企業更新材料并協助其完成備案延期手續,確保企業合規享受國家政策紅利。
保稅區稅務分局緊扣區域產業特色,以“數據+服務”雙輪驅動風險防控與政策落實,依托稅收大數據平臺建立“政策生命周期跟蹤”模型,對航空航天、氫能、電子信息等先進制造業企業的資質有效期、申報數據波動等指標進行實時掃描,主動識別政策銜接斷點;創新成立“制造業賦能先鋒團”,針對篩查出的備案到期企業,采取“一企一策”服務模式,通過實地核查、流程預審、上門輔導等方式,實現35家企業的先進制造業加計抵減備案延期完成率100%。
為適配高新技術企業多元化發展需求,分局構建“分類服務矩陣”,對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配備首席稅務服務官,圍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先進制造業加計抵減、跨境稅收協定適用等復雜事項提供專業化解決方案;對中小型科技企業,分局多科所協同開展“政策大講堂”,編制分行業稅收優惠指引,將加計扣除、留抵退稅等政策拆解為可視化操作流程圖;對新業態企業,建立“風險哨兵”機制,及時監測交易異常數據,跟蹤申報、開票信息等重點事項變化情況,強化政策法規輔導,提前化解潛在涉稅風險,引導企業合規經營。
在優化監管服務效能方面,分局推出“政策續航計劃”,針對部分企業反映的對相關稅費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問題,打造“政策體檢—精準推送—跟蹤反饋”閉環機制,定期定向為企業發送稅收優惠政策適配清單,配套“云課堂”直播答疑、專家連線“把脈問診”等服務,以全周期提效機制釋放政策紅利乘數效應。
下一步,分局將進一步深化“政策穿透式治理”,圍繞保稅區航空航天、氫能、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特征,建立增值稅、所得稅等稅費種政策動態監控機制,強化數據算法應用,及時匹配政策適用條件與企業經營數據,實現“政策找人”向“政策護企”升級,以智慧稅務建設護航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