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月是全國科普月 陜西將推出3000余項科普活動

今年9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修訂頒布后的首個全國科普月。記者昨日從省科協獲悉,陜西省將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夯實科技強國基礎”為主題,在全省范圍內推出3000余項科普活動。本次活動涵蓋前沿科技、科學素質提升、科幻創作和多領域聯合行動四大板塊,為市民帶來一場沉浸式的科學體驗。

科普月采用“1+4”框架構成,1個主場活動搭配4大主題板塊。主場活動由省科協牽頭,9月5日在西北大學博物館盛大開場。啟動儀式上,陜西省科協AI科普官數字人“秦小普”將驚喜亮相,它能以自然語言進行深度人機互動,更搭建了科普共創社區供大家交流分享。全省高校企業科普場館開放月活動,市民將有機會走進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7所“雙一流”高校、13所省屬高校以及多家高新企業的60多個科普基地,近距離感受陜西豐富的科教資源魅力。現場更有整合了陜西豐富獨特科技、人文自然資源的科普地圖、研學路線發布,優秀科普劇決賽和互動展示,好玩好看又增長知識,絕對讓你流連忘返。

想知道未來科技什么樣?世界智能安全大會、“未來已來”人工智能與前沿科普活動、人工智能院士報告會、“前沿科技少年夢”等活動,將帶你穿越到科技前沿,感受人工智能、智能安全等領域的魅力,讓你與未來科技來一場親密接觸,秒變科技達人。

公民科學素質提升板塊也是干貨滿滿。“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科普報告會、2025年陜西省公民科學素質大賽團體總決賽、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還有“守護天空精靈”陜西野生鳥類保護專題展等,從科學知識到自然保護,全方位提升公民科學素養。

陜西省科幻創作大會、優秀科幻作品薦讀活動、“青春科普正當時”主題科普活動,將激發無限想象力。聯合行動板塊更是將科普觸角伸向三秦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地市科協、科技館、科普教育基地、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流動科技館及科普大篷車、食品安全科普專項等聯合行動,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讓科普服務下沉基層。(記者 王嘉)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