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記者從陜西省“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以來,陜西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鐵、高速、民航等重大工程加速推進,中歐班列(西安)開行量穩居全國前列,農村公路通達深度顯著提升,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筑牢交通基石。
聚焦“遠近結合”,全面打好擴大有效投資硬仗。今年1月至6月,全省完成綜合交通投資352億元,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西延、西十、西康、康渝、延榆等高速鐵路“五線并進”,建設規模進入全國第一方陣,西延高鐵年內通車運營。優化高速公路網絡,“十四五”以來,全省累計建成通車西安外環高速(南段)等13個高速公路項目,通車里程達到6752公里,進一步暢通了與周邊省份的“一日交通圈”;另有9個高速公路項目正加快建設,年內將建成西安至興平改擴建、嵐皋至陜渝界、麟游至法門寺等3個項目。提速民航水運建設,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T5航站樓建成投運,開通國內航線數量穩居全國前列。推動府谷、定邊機場2026年建成,寶雞機場主體工程年內開工建設;建成白河水電樞紐過船設施,推動旬陽、蜀河水電站通航建筑物升級,漢江安康白河至丹江口段斷航30年后實現復航,一批沿江、沿河、沿庫區的港口、碼頭完成新建改建。
推動“內外聯通”,提高國家綜合交通樞紐能級。陜西全力推進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以機場樞紐空港和中歐班列陸港為依托,指導西安市聯合銀川市于2023年入圍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納入西安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建設的“一帶一路”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貨運專線等28個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其中“一帶一路”海鐵聯運中心等11個項目已完工,特別是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僅用時77天建成,成為中國—中亞峰會落地最快的實體項目,承擔經哈薩克斯坦至歐洲30%的運力,跨里海班列實現“天天班”。目前,中歐班列(西安)18條國際干線覆蓋亞歐大陸全境,“+西歐”線路拓展至26條,實現了歐亞主要貨源地的全覆蓋。中歐班列(西安)今年累計開行超3000列,較2024年提前40天,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前列;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率先實現中亞“五國七城”航線全覆蓋,“一帶一路”航線覆蓋27國54城;交通對經濟發展的助推帶動作用愈發強勁,2024年陜西省對中亞五國進出口增長48.1%,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20.2%,高出全國13.8個百分點。提升客運樞紐融合發展水平,集民航、公路、軌道交通等多種方式于一體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綜合客運樞紐建成投運;完成西安火車站改擴建工程,與西安地鐵4號線實現無縫換乘;西安東站開工建設,同步接入地鐵5號線,將成為集普速鐵路、高鐵、地鐵于一體的大型樞紐場站。
圍繞“城鄉協同”,推動交通發展成果城鄉共享。以城鎮過境路段為重點,陜西持續推進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提檔升級,“十四五”期間建成規模超過600公里,約1500公里公路項目正有序推進,累計創建“四好農村路”國家級市域突出單位2個、示范縣18個,省級示范市5個、示范縣78個,完善提升農村公路超過5萬公里,30戶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鄉鎮通三級公路比例分別達到87%、84.3%。目前,西安地鐵三期工程加快實施,1號線三期、8號(環)線等正式開通,西安成為全國第7座建成運營地鐵環線的城市,西安地鐵運營總里程達到422公里。深化客貨郵融合發展,累計創建24個全省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郵政EMS、順豐、京東、德邦4家品牌企業建制村按址投遞率保持100%,城鄉三級配送網絡持續完善。此外,陜西全面實施西安繞城高速通行費包繳擴圍降費政策,西安、咸陽市民共享“一天一塊錢,繞城跑一年”待遇;嚴格執行通行費減免優惠和差異化政策,“十四五”時期累計減免優惠通行費超過200億元。(記者 劉印 見習記者 劉正龍)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