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訊(記者倪銘婭 實習記者 程竹)由商務部、國土部、住建部和國家海洋局牽頭,七省市共同參與制定的第三批自貿區總體方案有望在全國兩會期間發布。總體方案內容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確定7個新設自貿試驗區的區域范圍;二是根據7個自貿試驗區所在省份的獨特優勢和訴求,制定各自的專項整體方案。
專項方案已上報
去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記者獲悉,7個省市根據其優勢和訴求制定了自貿試驗區專項整體方案,目前已上報至相關部門等待審批,在履行批準程序后將對外發布。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此前表示,新設的7個自貿試驗區將繼續依托現有經國務院批準的新區、園區,繼續緊扣制度創新這一核心,進一步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在更廣領域、更大范圍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格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遼寧省著力打造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新引擎。
浙江省主要落實中央關于“探索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區”的要求,就推動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進行探索。
河南省著力建設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湖北省主要落實中央關于中部地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的要求,發揮其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示范作用。
重慶市主要落實中央關于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連接點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帶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
四川省主要落實中央關于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及建設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的要求,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實現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
陜西省主要落實中央關于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探索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業內人士認為,七省市的專項整體方案將圍繞上述各自特色和定位制定,包括自貿區設立的具體規則、制度改革和創新。
“制度改革和創新尤為值得關注。”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自貿區擴圍,越到后面“硬骨頭”越難啃,所以完善制度建設、進行制度創新、給予市場更多空間很重要。例如,可以將7個新設自貿區與此前設立的4個自貿區構建一個全國自貿區網絡體系,盡量形成統一的制度安排,特別是統一的市場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時,完善自貿區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制度,增強各自貿區之間的經驗交流。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耀表示,包括負面清單在內的多項制度創新和改革將釋放開放紅利。新設的7個自貿區不僅要抓好自身定位,而且要與“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緊密對接,與國家經濟發展新常態、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調結構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