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9月5日消息(記者劉昱 實習記者蘇睿楠)9月5日,2025年全國科普月陜西主場活動舉行;顒蝇F場發布了陜西省科協AI科普官“秦小普”、全省高校企業科普場館開放月場館信息以及10條“探秘創新源共筑未來夢”科普研學路線。省科協與中國植物學會、西北大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自控所、陜西知乎等簽訂《科普協同發展協議》,搭建優質科普研究交流平臺,共同推動科普事業發展。

活動現場(陜西省科協供圖)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宣傳展、陜西省野生鳥類保護科普展、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暨“典贊科普三秦”優秀科普人物風采展、陜西省青少年優秀科幻畫展。同時,開展了防震減災科普宣傳互動體驗活動。

此外,西北大學博物館現場展示50余件秦嶺造山帶巖石、礦石、化石標本以及生物多樣性的昆蟲與蝴蝶標本。陜西科技館現場展演《流體力學奇趣課》《不可思議的紙》等優秀科學實驗課。

同學們現場體驗(陜西省科協供圖)

全國科普月期間,通過有序開放科研場館、實驗室、博物館等,廣大市民朋友將有機會走進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19所高校以及多家高新企業62個科普場館、實驗室,親身體驗風洞實驗、地球演化探秘、標本制作、智慧水利演示、航天育種、輕工業發展歷程等內容,與科學家、工程師面對面交流;同時,“空天探索”“智慧農業”“陜西水利知行”等不同科普主題、各具特色的科普研學路線讓研學者在行走的課堂中感受科技與人文、自然的交融,在實踐中領悟與感觸生活的美好。

同學們積極參與互動(陜西省科協供圖)

今年全國科普月活動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夯實科技強國基礎”為主題,采用“1+4”活動模式,在全省廣泛開展科普活動。“1”代表陜西主場活動。“4”為前沿科普、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科幻、聯合行動四大主題科普版塊系列活動。全國科普月期間,全省各地將組織開展各類科普活動3000余場次,其中省級重點活動逾270場次。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