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明確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和創業投資機構三類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通過政策引導、精準輔導、部門協同、多元培育等舉措,推動科創債券成為陜西科技企業重要融資渠道。自債券市場“科技板”推出至10月28日,陜西省非金融企業累計發行科創債17只,金額153.5億元,發行量位列全國第九。

多維度施策推動政策落地

強化宣傳,破解認知瓶頸。針對頭部創投機構,以及重點科技企業開展上門輔導,并赴多地市開展政策宣講。同時,聯合交易商協會召開“銀行間市場科技創新債券宣介推廣交流會”“陜西省新質生產力主題債務融資工具投融資對接會”,提升政策知曉度。此外,借助公眾號、新聞媒體、新聞發布會等渠道解讀政策。推動西科控股參與科創債集中路演及上線,介紹其首只科創債籌備情況,形成“示范引領+政策解讀”的宣傳矩陣。

靶向輔導,提升配置質效。建立“科創債券重點企業白名單”,指導金融機構為企業定制“一企一策”發行方案。制定“孵化一批、帶動一批、儲備一批”全流程工作方案,同時引導長安銀行、西安銀行等省內法人金融機構,通過投資科創債、開展債貸聯動,發揮本土金融力量支持本地科技企業發債。

凝聚合力,推動配套落地。聯合省委金融辦,省、市財政、科技等部門召開科創債座談會,圍繞建立科技企業發債后備庫、完善擔保及風險分攤機制、出臺貼息獎補政策、構建科創債指數以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等議題研討,形成工作方案,并爭取政策資金支持,提高企業發債積極性。

培育主體,擴充供給渠道。推動陜西信用增進公司獲批加入銀行間市場,為科創企業提供多元資金;助力長安銀行、西安銀行成為主承銷商,秦農銀行成為一般承銷商。指導法人機構下沉市場,服務中低評級科創企業。目前,西安銀行、長安銀行參與多只債券承銷,陜西增信發布西北首支信用債指數,陜西債券二級市場流動性提升,本地機構支持作用凸顯。

“陜西模式”實現六大突破

多項“首單”落地。西科控股發行全國首批、西北首單科創債;陜西金控發行西北首單公募科創債;中科創星作為首個發行科創債的民營股權投資機構,同時也是首批5家運用科創債風險分擔工具的企業之一,為科創債市場提供了“陜西經驗”。

多層次發債主體建立。現已發行科創債的10家企業,涵蓋科技型企業與頭部創投機構,包括地方國企、民營企業,主體評級從AA至AAA不等,形成多層次、廣覆蓋的發債主體體系。

風險分擔設計多樣。已發行科創債通過信用衍生品、直接擔保、科創債風險分擔工具等方式進行增信:西科控股發行全國首單引入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增信的科創債;中債增信運用科創債風險分擔工具為中科創星提供擔保,西投保提供反擔保,央地協作風險分擔模式成功落地。

募集資金科創屬性突出。資金主要投向關鍵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中科創星募集資金專項投向光子芯片、人工智能等“卡脖子”領域基金;西科控股募集資金80%支持秦創原光子產業集群;陜西金控募集資金用于置換子公司新材料產業基金出資;陜西有色募集資金50%用于補充子公司寶鈦集團流動資金。

貨幣政策引導利率下行。科創債券發行加權平均利率僅2.40%。通過政策工具引導,利率明顯下行,如中債增信運用再貸款資金投資中科創星債券,引導發行利率低至2.10%,創西部同類債券最低水平。

發行期限靈活適配需求。2025年新發行的科創債,期限從0.7年至10年不等。其中,中科創星“5+5”彈性期限契合創投基金“募投管退”周期,水利三局發行3+N期限永續票據,為企業補充長期穩定資金,改善資產負債結構。

下一步,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將持續優化科創債生態體系,推動科創債增量擴面,探索構建陜西特色高質量發展長效機制,將發債儲備向民營、硬科技、中低評級企業傾斜,動態篩選調整。引導主承銷商按企業需求靈活設置條款,允許按研發周期續期或贖回,探索推進掛鉤創新積分、專利數量的浮動利率債。支持有條件機構對陜西科創債做市,鼓勵通過銀行柜臺發行,擴大投資者范圍。

編輯:侯凱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