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鎮店之寶”專題展示活動在海口啟動

【聚焦第五屆消博會】我省5家老字號企業亮出6件寶貝

4月14日,由商務部組織的老字號“鎮店之寶”專題展示活動在海口啟動。活動以“國貨潮品·歷久彌新”為主題,聚焦老字號實物、工藝、精神等富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珍品珍寶,設置物華天寶、流光溢彩、歲月留香、薪火相傳等4個主題展區。山西省5家老字號展示出6件鎮店之寶,包含中醫藥行業老字號珍藏的珍奇藥材,老字號的門楣牌匾、商標證書等文物遺存,是本次展示活動中入圍老字號和鎮店之寶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其中,廣盛原“野生恒山黃芪王”現存于大同古城內廣盛原中醫藥文化博物館,生長年限約百年,整體長度約5米,目前保存長度3.2米,通體筆直,外皮光滑,基本無側根,在野生黃芪中極其罕見。

劉老醯兒“鎏金‘醋魁’牌匾”為光緒十九年(1893年)大同府舉行“缸房比武”大賽時,傳承人劉會才憑借精湛的釀醋技藝獲得米醋、陳醋唯一“醋魁”榮譽。大漆鎏金“醋魁”牌匾是醋行業的金字招牌,留存至今。

平遙唐都“清朝推光漆器妝奩”,是當時女性用于存放梳妝用品的器具,外部底漆為黑色,內部用朱漆髹飾。在漆面上用的描金手法,繪制教子圖、嬰戲圖等,是當時晉商繁榮愜意的日常生活反映。作為女性生活用品,精美的推光漆器妝奩是重要的嫁妝,象征著女方家庭的財富和地位,也飽含著對出嫁女子的美好祝福。

六味齋“老牌匾”制作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由山西省著名的書法家朱焰先生題寫。

杏花村汾酒展示了“白酒行業第一枚商標證書”和“仰韶文化時期酒器”。1924年,汾酒前身晉裕汾酒公司獲得中國白酒行業第一枚商標注冊登記證書;仰韶文化時期酒器為1982年在晉中市出土的“小口尖底甕”,經考證為仰韶文化時期的釀酒器具,證實山西杏花村在彼時已開始從事釀酒活動。(記者 任志霞)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