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婦聯聯合天津商務職業學院“三下鄉”志愿服務團隊,在云興鎮西街社區開展“非遺潤童心,紅色筑根基——社區一日營·非遺進社區”暑期兒童關愛服務活動。活動以紅色教育為魂、非遺體驗為載體,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堂兼具思想性與趣味性的“暑期成長課”,既豐富了兒童假期生活,更探索出“紅色+非遺”融合的兒童關愛新模式,為各地開展暑期兒童服務提供“左云范例”。
紅色鑄魂:英雄故事厚植家國情懷
活動以“平型關大捷”為核心主題,志愿者用生動通俗的語言,為孩子們講述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中奮勇殲敵、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神話的英雄壯舉。從戰士們的英勇沖鋒到戰役的戰略意義,從個人犧牲到民族大義,故事細節中蘊含的家國情懷與英雄精神,讓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不少孩子在聽完故事后主動分享感悟:“原來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這么多英雄用生命換來的,我以后也要向他們學習,愛祖國、有擔當。”
通過紅色故事宣講,左云縣婦聯通過講述英雄事跡,讓紅色基因在孩子們心中悄然扎根,引導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歷史觀與價值觀。
非遺潤心:手工體驗傳承文化根脈
在非遺體驗環節,志愿者帶領孩子們沉浸式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紅軍帽折紙活動中,孩子們跟著步驟一步步折疊、塑形,當一頂頂小巧精致的紅軍帽完成時,大家紛紛戴在頭上,仿佛穿越時空與小戰士“對話”,在動手過程中加深了對革命歷史的理解;水染漆扇制作環節,孩子們發揮想象,用顏料在扇面上勾勒圖案,或繪紅色五角星,或畫山水風景,傳統漆藝與創意表達碰撞出別樣火花,每一把扇子都成為獨一無二的“非遺作品”。
“第一次做紅軍帽和漆扇,既好玩又學到了東西,知道了紅軍的故事,也覺得老手藝特別厲害。”參與活動的小朋友興奮地說。非遺體驗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技藝的精妙,更讓紅色精神通過手工創作得以具象化傳承,實現“紅色教育”與“文化傳承”的雙重賦能。
長效守護:織密兒童關愛保護網絡
此次暑期兒童關愛服務活動,是左云縣婦聯踐行“兒童優先”理念的生動實踐。縣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暑期兒童關愛工作:一方面探索建立“紅色教育+非遺體驗+安全守護”的長效服務機制,不斷豐富活動內容與載體,結合左云本地紅色資源與文化特色,設計更多貼合兒童需求的主題活動;另一方面聯動學校、社區、志愿者團隊等多方力量,織密織牢兒童關愛保護網絡,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協同發力”的兒童關愛氛圍,切實為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從紅色故事滋養心靈,到非遺手工傳承文脈,左云縣婦聯以創新思路開展暑期兒童關愛服務,既讓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假期,更探索出一條“文化潤心、紅色鑄魂”的兒童教育路徑,為各地推進兒童關愛服務、促進兒童全面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經驗。(曹苗苗)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