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太原9月9日消息(記者張晉鵬)8日,“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山西站”啟動儀式暨首場活動在山西大學舉行。本次活動將走進包括山西大學在內的5所高校,旨在進一步探索與高校交流合作,優化古籍人才培養培訓模式,為山西省古籍保護事業繁榮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山西站”啟動儀式現場(央廣網記者 張晉鵬 攝)

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薩仁高娃在致辭中表示,“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活動旨在為打造素質優良的古籍保護隊伍培育后備力量,是繼古籍修復技藝傳承、古籍保護人才學歷教育與學科建設之后,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與高校合作培養人才的新嘗試與新拓展,期待通過活動的持續開展,能更好地加強圖書館、高等院校與社會力量的合作,吸納更多院校師生參與古籍保護事業,合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任永福在致辭中表示,“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活動對推動古籍保護事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山西站”活動的舉辦,必定能向省內各高校的青年大學生進一步普及古籍保護知識,增強古籍保護意識,為山西省古籍保護工作培養更多后備力量。

山西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郝平在致辭中表示,“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山西站”活動的啟動,既是三晉文化傳承的盛事,更是青年與古籍對話的契機,它讓專業保護走出實驗室,把古籍課堂搬進校園,讓師生體驗古籍修復的魅力,為文化傳承注入青春活力。

山西大學學生正體驗線裝書制作(央廣網記者 張晉鵬 攝)

當日,古籍修復技藝展示體驗活動還在山西大學圖書館同步展開,山西省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的專業古籍修復師們現場進行雕版印刷、碑刻傳拓和線裝書制作等非遺傳統技藝展示,通過沉浸式的觀摩體驗,為廣大師生生動講授了古籍保護和非遺傳承知識,激發了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